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游东田①谢朓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潘海鹏的问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游东田①谢朓②戚戚苦无悰③,携手共行乐。寻云陟④累榭,随山望茵阁。远树暖阡阡⑤,生烟纷漠漠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游 东 田①

  谢 朓②

  戚戚苦无悰③,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④累榭,随山望茵阁。

  远树暖阡阡⑤,生烟纷漠漠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注】①东田:是齐惠王在钟山建的楼馆,附近风景宜人。②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③悰(cóng):心情,这里指欢乐。④陟:即升、登的意思。⑤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⑥漠漠:散布的样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___

  A.“戚戚”两句写出游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B.“寻云”两句写出游登山。“寻”点明诗人内心的想望,“随”凸显其情态的悠闲。

  C.“远树”两句运用叠词,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树木葱翠、云雾缭绕的秋日山水图。

  D.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诗人由衷慨叹,酒味再美,也不如自然美景更能消人忧愁。

  E.这首诗写与友人携手共游东田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诗歌全用对句,语言清新流丽。

  (2)第四联“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为作者写景名句,尤为历代诗家所称道,请简析其妙处。

1回答
2019-12-22 16:5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罗盛芬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秋日山水图”时间应为“春夏之交的山水画”.D项,“以景结情”错误,正确的为“结尾两句与首联呼应”.E项,“全用对句”错误,“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并非是对句.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再结合诗歌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鱼戏”的“戏”,写出了鱼儿从容闲适、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的“动”,又写出了鲜嫩的荷花微微颤动的情状;“鸟散”句“散”“落”细致描绘了众鸟飘飞、落英缤纷的景象.整幅画面生机勃勃,自然美好.

  答案:

  (1)C

  (2)游鱼嬉戏,荷叶颤动;飞鸟散去,余花飘零.以动衬静(或动静结合),营造了清新自然的美好情景.整幅画面生动自然,清丽秀美.

  译文: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心中不乐(悰,乐),故与朋友携手来游东田.次二句写登上耸入云霄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接着四句继续描写远近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诗人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诗的最后两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全诗写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视野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刻画,精警工丽,富有思致.这样写景避免了冗长的铺排,同谢灵运的某些写景铺排过多相比有了进步,显得流丽清新.

2019-12-22 16:56: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