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基本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要从意象、意境、诗人角度入手.意象、意境就是之歌中具体描绘的景象特点,本题中,诗歌后两句描写的都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作者方面就要做到知人论世,例如本题中,作者为杜甫,而杜甫诗歌的主要情感就是“忧国忧民”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题目是填空题,考的是考生对诗歌中时间和情感的把握情情况.答案在诗歌后两句“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第三个事件是“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表达的情感由“关中乱”“故乡归不得”“亚夫营”可以推断是忧国忧民.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题干问的是“结合颔联评析杜甫写无景之景的独特之处”,答题关键词“颔联”“无景之景”考生首先阐明“”的含义“从别人看来无景可取之处寻找到独特的景致,赋予它们独特的主观情意”,接着结合颔联来分析.“鸟雀”“柴荆”两个最寻常也无美感的意象,但着以“惟”“独”两字,有独特意蕴,“惟鸟雀”,可见过客之稀,“独柴荆”,可见村居之僻,暗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
答案:
(1)(3分)故乡有军营(或故乡不得归)(1分),家国之思(或忧国思乡之情)(2分).
(2)(4分)杜甫善于从别人看来无景可取之处寻找到独特的景致,赋予它们独特的主观情意,使“无景”之处有独特意蕴.颔联诗人选取“鸟雀”“柴荆”两个最寻常也无美感的意象,可谓“无景”.但着以“惟”“独”两字,有独特意蕴,“惟鸟雀”,可见过客之稀,“独柴荆”,可见村居之僻,暗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
赏析:
(上四暮春之景,下四春日感怀.吴论:肃肃,落声.菲菲,落貌.红素乃地下花絮.惟鸟雀,见过客之稀.独柴扉,见村居之僻.关中数乱,谓吐蕃、党项入寇.剑外未清,谓吐蕃近在西山.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
黄生曰: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