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概念(书忘带了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启亮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概念(书忘带了急!)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概念(书忘带了急!)

1回答
2019-12-28 21:2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董国才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6π=18.847π=21.988π=25.129π=28.26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S环=π(R^2-r^2)

  12.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仅供参考: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2019-12-28 21:25: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