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计算不懂的化学式摆出来要怎么算,而且科学考试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蒲小兰的问题

  初中化学方程式计算不懂的化学式摆出来要怎么算,而且科学考试的计算题也不会。教教我!不要配平这些啊,教些实际点的

  初中化学方程式计算

  不懂的化学式摆出来要怎么算,而且科学考试的计算题也不会。教教我!

  不要配平这些啊,教些实际点的

4回答
2020-01-02 14:5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陈冬冬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

  (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所含原子数最多、最复杂,其中三个SO4进入Na2SO4,每个Na2SO4含有一个SO4,所以Na2SO4系数为3;2个铁原子Fe需进入2个Fe(OH)3,所以Fe(OH)3系数为2,这样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确定NaOH的系数,2Fe(OH)3中有6个OH,3Na2SO4中有6个Na,所以在NaOH前填上系数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后把“—”改成“=”,标明Fe(OH)3↓。

  (2)单数变双数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①

  由于2H2O中氢原子个数是C2H2的2倍,所以C2H2系数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①

  又由于2C2H2中碳原子个数为CO2的4倍,所以CO2系数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③①

  最后配单质O2的系数,由于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10,所以反应物O2的系数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④③①

  核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已经相等,把反应条件,等号、状态符号↑填齐,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数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个,右边2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6,6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之比为2,所以KClO3系数应为2。又由于6跟O2的氧原子个数2之比为3,所以O2系数应为3。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有不同版本: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配平C2H5OH+O2——CO2+H2O

  选择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例2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

  FeS2+O2——2Fe2O3+SO2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配平Fe3O4+COFe+CO2↑

  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2020-01-02 14:52:27
黄辰

  楼主说了不要配平之类的,楼上还偏偏来这个……

  化学方程式不仅反映各种物质间的反映和条件==,也是物质之间所需的数量之比,同时各原子数量,原子种类是不改变的(即质量守恒)。这一点思维一定要有。比如2H2+O2=2H2O可以怎样理解呢?

  至少有以下几点:

  1、4克H2与32克O2反应生成36克H2O。

  2、2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可得两个水分子。

  3、氢原子数量与氧原子数量之比为2:1,即质量之比为1:8(宏观中亦是如此)

  4、同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反应,氢气过量。

  *5、同等体积的两种气体(气体摩尔体积)反应,氧气过量。

  这样说是否对您有一点启发呢?

  如果对于熟悉方程式脑子里有这样的思维,那么相信一般的化学计算,您一定不在话下。

2020-01-02 14:54:13
黄生学

  化学方程式不仅反映各种物质间的反映和条件==,也是物质之间所需的数量之比,同时各原子数量,原子种类是不改变的(即质量守恒)。这一点思维一定要有。比如2H2+O2=2H2O可以怎样理解呢?

  至少有以下几点:

  1、4克H2与32克O2反应生成36克H2O。

  2、2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可得两个水分子。

  3、氢原子数量与氧原子数量之比为2:1,即质量之比为1:8(宏观中亦是如此)

  4、同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反应,氢气过量。

  5、同等体积的两种气体(气体摩尔体积)反应,氧气过量。

2020-01-02 14:56:51
刘帆

  零价法把不知道的化合物(如FeC3)的元素看成0价,再根据以上的方法配平

  化学方程式不仅反映各种物质间的反映和条件==,也是物质之间所需的数量之比,同时各原子数量,原子种类是不改变的(即质量守恒)。这一点思维一定要有。比如2H2+O2=2H2O可以怎样理解呢?

  至少有以下几点:

  1、4克H2与32克O2反应生成36克H2O。

  2、2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可得两个水分子。

  3、氢原子数量与氧原子数量之比为2:1,即质量之比为1:8(宏观中亦是如此)

  4、同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反应,氢气过量。

  *5、同等体积的两种气体(气体摩尔体积)反应,氧气过量。

2020-01-02 14:59:1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