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春华的问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1回答
2020-01-14 17:2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郭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2.摄氏温度(℃):单位1摄氏度的规定:

  3.常见的温度计有

  体温计:

  4.温度计使用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7.凝固:8.熔点和凝固点: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汽化12.蒸发13.沸腾:1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5.液化16.升华和凝华:17.水循环: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2.太阳光是3太阳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5.特点:

  6.平面镜成像特点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凸透镜成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3.长度的单位还有4刻度尺测量5.误差: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3)替代法(4)估测法:7.机械运动:8.参照物: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10.匀速直线运动:11.速度: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13.变速运动:14.平均速度:15.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16.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4.质量测量工具:5.天平的正确使用6.使用天平应注意:7.密度: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

2020-01-14 17:26: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