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考研报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906141804的问题

  怎样进行考研报名?

  怎样开始考研报名

3回答
2016-06-05 20:1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lyh2006

  现在快开始网上报名了。

  上报名时间分为两个阶段:9月25日至29日为预报名阶段,10月10日至31日为正式报名阶段。其中预报名阶段主要组织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与正式报名同样有效。考生每天9:00至22:00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的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2016-06-06 17:11:59
tingyu

  研究生分全日制和在职的

  一般全日制每年10月会有网上报名,然后11月现场报名确认,第年一月初试。3月左右会有初试成绩出来;每个学校都有一个最低线,学校会按一定比例筛选学生进行复式;复式也是按一定比例择优录取。如果复式也通过,一般五月六月会收到入学通知书,九月开学上课。

  在职的一般每年七月报名,十月考试,也分初试复式,不过考试难度相对全日制要简单许多。一般在职都会要求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录取后周末上课。

2016-06-06 07:36:59
保爷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可以报名考研。

  也就是说:你必须专科毕业两年(含两年)。如果你要考的是2007年的研究生,那么你必须在2005年9月前拿到专科毕业证。

  国家没有对专科生考研进行统一的专业限制,但是各个学校可能会有一些专业上的规定,考之前

  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吧!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只要是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

  想考什么就考什么

  只要考的上

  把自己的专业课好好多看看就可以了

  一般问题都不大

  具体信息去相关学校的研究生院(部)网站上进行查询

  里面对于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写的很清楚

  早点把书买回来好好看看

  报考在10月8号到31号在网上进行网报

  然后在十一月中旬去你网报时填写的报名点交钱照相--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

2016-06-06 00:40:1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