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解法-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贾维嘉的问题

  二次根式的解法

  二次根式的解法

1回答
2020-01-16 14:1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正中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的策略与方法

  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读者在掌握二次根式有关的概念与性质后,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时,一般遵循以下做法:

  ①先将式中的二次根式适当化简

  ②二次根式的乘法可以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

  ③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是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

  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即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

  ⑤运算结果一般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二次根式的化简是二次根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外,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类解析.

  1.公式法

  【例1】计算①;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解后评注】以上解法运用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从而使计算较为简便.

  2.观察特征法

  【例2】计算:

  【方法导引】若直接运用根式的性质去计算,须要进行两次分母有理化,计算相当麻烦,观察原式中的分子与分母,可以发现,分母中的各项都乘以,即得分子,于是可以简解如下:

  【解】原式.

  【例3】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

  (1);(2)()

  【方法导引】①式分母中有两个因式,将它有理化要乘以两个有理化因式那样分子将有三个因式相等,计算将很繁,观察分母中的两个因式如果相加即得分子,这就启示我们可以用如下解法:

  【解】①原式

  

  【方法导引】②式可以直接有理化分母,再化简.但是,不难发现②式分子中的系数若为“1”,那么原式的值就等于“1”了!因此,②可以解答如下:

  【解】②原式

  

  

  3.运用配方法

  【例4】化简

  【解】原式

  

  【解后评注】注意这时是算术根,开方后必须是非负数,显然不能等于“”

  4.平方法

  【例5】化简

  【解】∵

  

  

  ∴.

  【解后评注】对于这类共轭根式与的有关问题,一般用平方法都可以进行化简

  5.恒等变形公式法

  【例6】化简

  【方法导引】若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如利用公式,则使运算简化.

  【解】原式

  

  

  6.常值换元法

  【例7】化简

  【解】令,则:

  原式

  

  

  

  

  

  7.裂项法

  【例8】化简

  【解】原式各项分母有理化得

  原式

  

  【例9】化简

  

  【方法导引】这个分数如果直接有理化分母将十分繁锁,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分数的分子等于分母的两个因数之和,于是则有如下简

  【解】原式

  

  

  

  8.构造对偶式法

  【例10】化简

  【解】构造对偶式,于是没

  ,

  则,,

  原式

  

  9.由里向外,逐层化简

  

  【解】∵

  

  而

  

  ∴原式

  【解后评注】对多重根式的化简问题,应采用由里向外,由局部到整体,逐层化简的方法处理.

  10.由右到左,逐项化简

  【例11】化简

  

  【方法导引】原式从右到左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从右向左进行化简.

  【解】原式

  

  

  

  .

  【解后评注】平方差公式和整体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平方差公式将多重根号逐层脱去,逐项化简,其环节紧凑,一环扣一环,如果不具有熟练的技能是难以达到化简之目的的.

  返回

  二次根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二次根式的化简具有极强的技巧性,而在不求近似值的情况下比较两个无理数(即二次根式)的大小同样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掌握一些常见的方法对它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根式变形法

  【例1】比较与的大小

  【解】将两个二次根式作变形得

  ,

  ∵,∴即

  【解后评注】本解法依据是:当,时,①,则;②若,则

  2.平方法

  【例2】比较与的大小

  【解】,

  ∵,∴

  【解后评注】本法的依据是:当,时,如果,则,如果,则.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运用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判断其倒数的大小.

  【例3】比较与的大小

  【解】∵

  

  又∵

  ∴

  4.分子有理化法

  在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差的大小时,我们通常要将其进行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判断其倒数的大小.

  【例4】比较与的大小

  【解】∵

  

  又∵

  ∴.而

  5.等式的基本性质法

  【例5】比较与的大小

  【解法1】∵

2020-01-16 14:15: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