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勇双全好少年的自编故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安宏声的问题

  关于智勇双全好少年的自编故事

  关于智勇双全好少年的自编故事

1回答
2020-01-16 03:4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富君

  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来,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救援人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面临着生与死、坚持与放弃、救人与自救、危险与安全、为己与为人的考验,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我们感动,在这一场灾难面前,全体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英勇顽强,显示了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我们更感欣慰,面对这样的考验,许多少年儿童以出色的表现,诠释了什么叫智勇双全.

  地震袭来的那一瞬间,北川中学高一学生朱付敏大喊一声:“地震了,快趴下”,为全班33个同学赢得了躲避的时间.在废墟下,他喊“男生要坚强,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他把坍塌的墙壁弄出一个一人宽的缝隙,从而打开了生命的通道!他以自己的从容、冷静、智慧,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

  在废墟之下,面对生命被埋压,面对无边的黑暗与恐惧,那些幼小的生命以自己的沉着镇静、团结友爱、乐观向上,显示了少年英雄们的机智与成熟.初三学生甯加驰,不仅让同学躲在自己的腹部下,还不断给同学唱歌,“团结就是力量……”,相互鼓励勇敢活下去.面对同学们哭泣声、呻吟声、绝望声,小学三年级学生许中政哼唱国歌,一声、两声、三声……同学也跟着唱起来了,28小时后,他们终于走出了这座废墟.

  地震在那一瞬间,他们没有把安全留给自己,把危险留给同学老师,少年英雄们没有离开,而是临危不惧,勇于救人.“因为我是班长!”灾难面前,九岁的小学生林浩用自己弱小的肩膀背出了两个同学.陕西省宝鸡市三名初中生,在随时可能坍塌的教学楼里40秒合力完成爱心接力,将一名腿部骨折的女同学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同学向孝廉被压,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的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4小时后,向孝廉被刨了出来,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在这一场少年儿童也奋勇当先的救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都在尽自己之力参与救人,同样看到了他们救人的智慧.爬出废墟的高二学生王亮不停地呼喊着同学的名字,不断为同学鼓劲、传递消息,几次爬进“死亡洞穴”,成功把一名同学救出,没办法挪开压着另两个女生的石板,他就陪一位受困同学说话.废墟下,11岁的何亚军伸出仅能活动的右手,后仰为斜下方约1米处的同学喂水.在等待被救出的50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初三学生雷楚年在第一次返回教室救同学时,眼角余光扫到了教学楼前的一棵梧桐树,他在心里想好了另外一条逃生通道.救人之后,在楼梯垮塌的危急关头,他返回二楼纵身一跃抱住了那棵救命树,而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一则以智,一则以勇,这是面对地震灾难不可或缺的两翼,亦是铸就真英雄的内在品质.惟以智与勇,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救人者自己的生命危险,又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难中的生命.而面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惟以智与勇,亦能最大限度地化险为夷,开辟新境,开创新局.在这场大灾难中,我们的少年们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敢,积极而顽强地自救与救人,显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与优秀的品格,亦昭示了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美丽前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并寄予少年以这样的期待与厚望.而从灾难面前的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壮美前景,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希望.

  尹春龙

  尹春龙,男,四川资阳人.

  5.12地震,一名忙碌在映秀镇的志愿者,但是和大部分志愿者不同,他自愿去做的工作,是钻进废墟中刨人!

  19日,已经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映秀镇仍有大批死者未被挖出,空气中弥漫着腐尸的气味,钻入废墟中搜救生还者,需要的已经不只是技巧和勇气.

  19日深夜11点,从废墟上跳下来后,小尹坐在一边歇息,看着消防员钻进废墟接力救援.在此之前,他已在废墟中打出一条7米多长的通道,接近了被掩埋的31岁男子马元江.他还将一袋葡萄糖水管子递了进去,让马元江喝上了水.

  成功,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这时,一直在废墟上帮小尹运输挖掘出的瓦砾的消防员,让小尹休息一会儿.虽然有些不舍,小尹还是离开了救援第一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废墟前挤满了消防员、医护人员、留守居民和记者.每个人都知道,废墟中的人,如果施救成功,又将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尹春龙离开废墟挖掘现场的2小时50分钟后,20日凌晨1时50分,奇迹终于出现,马元江被抬出废墟.

  在欢呼和掌声中,最后将马元江抬出的上海消防局的消防队员们,集合在了电视镜头前,消防员们尽情地表达着成功的喜悦.这时,一名志愿者将尹春龙推到了记者们的面前.

  “你们也应该拍拍他,他也做了很大贡献!”

  一名救援人员负责人紧紧握住尹春龙的手,拥抱了他,“非常感谢你,你的贡献很大!”

  小尹一时有些激动.

  “他是真正的英雄!”在此之前,一名一直在现场关注救援过程的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的医生对记者说.

  神奇志愿者尹春龙抬烈士回家

  6月13日夜,志愿者尹春龙讲述运送遗体的情况.本报记者欧阳晓菲摄

  (人民网-《京华时报》)

  在上万名寻找飞机残骸的队伍中,一个瘦小的年轻人引起许多军人、民兵注意.他将装有烈士遗体的尸袋紧紧捆在木枝上,遇到峭壁肩扛手推,护送遗体.

  阿坝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冯毅称他是优秀的志愿者;与他同行的军人、民兵直呼他是“英雄”.

  他叫尹春龙,一个20岁的志愿者.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在映秀镇的废墟上打通一条隧道,帮助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上演生命奇迹.

  在映秀镇,他已经工作了几乎整整一个月.

  “无处不在”

  6月13日夜,映秀镇.

  阿坝州黑水县武装部民兵驻扎营地的一个帐篷里,六七个汉子围坐交谈.在经历了两天多艰难跋涉后,黑水民兵将五名飞行员遗体护送到映秀镇.那是一条连遇峭壁的回家之路.在透支了所有体力和精力后,民兵们可以喝着啤酒,休息一下了.

  瘦小的尹春龙捏着瓶矿泉水坐在人群中,宽大的迷彩军裤一直挽到大腿处,腿上是遍布擦伤的痕迹.大伙碰杯喝酒的时候,尹春龙就举着矿泉水瓶,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20岁神奇志愿者的生活习惯,还像个孩子.

  黑水县的民兵从5月31日就开始全程参与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活动,并上山将全部直升机机组成员遗体护送下山.

  黑水县山道崎岖.“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险的路.”黑水武装部副部长何惠章说.

  不过,让他更吃惊的是尹春龙,这个不知什么时候“混”进他们队伍中的年轻人,顺着绳索爬到了坠机地点.他亲眼看到尹春龙打着弓步,将装着遗体的尸袋放在大腿上,在别人帮助下,用胶带将尸袋紧紧缠在一根木枝上.回去的路,要经过数个几乎90度的峭壁,只有这样的捆扎,才有可能将遇难者遗体送下山去.

  “他无处不在,映秀镇哪里最危险,哪里就

2020-01-16 03:54:0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