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青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桂玉的问题

  【(2003•青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52页的例2是这样的:“解方程x4-6x2+5=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x2=y,那么x4=y】

  (2003•青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52页的例2是这样的:“解方程x4-6x2+5=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x2=y,那么x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6y+5=0…①,解这个方程得:y1=1,y2=5.当y=1时,x2=1,∴x=±1;当y=5时,x2=5,∴x=±

  5.所以原方程有四个根:x1=1,x2=-1,x3=

  5,x4=-

  5.

  (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达到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x2-x)2-4(x2-x)-12=0时,若设y=x2-x,则原方程可化为______.

1回答
2020-01-24 12:5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史文华

  (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换元法达到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x2-x)2-4(x2-x)-12=0时,若设y=x2-x,则原方程可化为y2-4y-12=0.

2020-01-24 12:54: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