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合力的时候,每个力的产生都会带动一个相互作用力,那岂不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轶迪的问题

  计算合力的时候,每个力的产生都会带动一个相互作用力,那岂不是所有的合力都为0?如果是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物体,那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我用手去按他,他桌面产生的压力为什么会是手对

  计算合力的时候,每个力的产生都会带动一个相互作用力,那岂不是所有的合力都为0?如果是因为作用点不在同

  一物体,那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我用手去按他,他桌面产生的压力为什么会是手对书本的压力+书本对桌面的压力?那时候受力物体不同啊.

  杠杆中如何求知最长的动力臂?(求举例说明)

  为什么一粗细均匀的木棍,一端在地,另一端被抬起,为什么抬起的时候怎么还会F1L1=F2L2?那时候不是手对木棍的施加力大于阻力才能被抬起的吗?

  为什么动滑轮向着斜的方向会动力变大呢?

  还有各位大神能否给点学物理的好建议,感觉力太难学了!特别是滑轮组的,老师说得天花乱坠,我听的是眼冒金星

3回答
2020-01-26 22: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舒继武

  你的问题确实太多了,我认为学习物理的方法有问题.现在才初中应该,还来得及.

  关键是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不是公式.

  (1)书本问题.受力分析的问题,要注意找力的方法.先研究书本,受到人的压力F,自己的重力G,和桌面支持力N,三个力平衡,因此,支持力N=F+G.

  支持力由桌面提供,因此,书本反作用桌面的力大小自然就等于F+G了.

  这样分析应该就懂了吧,不要去记结论.

  (2)杠杆的力臂,定义是力到支点的距离,数学上的距离就是垂线段.你可以随意做几个方向的力,垂线段最长的,力臂就最大,因此,自然就是垂直杆的力了.

  (3)F1L1=F2L2是刚好能抬起的情况,物理中经常用这样的临界状态,要注意.如果动力超过这个F1(或者F2),自然就容易抬起来了,就是你说的施加的力大于阻力了.

  (4)问题没有看懂.但是动滑轮问题,其实也是杠杆问题,此时的支点在旁边(定滑轮的支点在圆心),动力臂是直径,阻力臂是半径(定滑轮的动力臂=阻力臂=半径),所以省一半的力.

2020-01-26 22:28:21
陈轶迪

  第二个不太理解,第一个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手施加的力和重力施加的力都作用在书本上,这时候书上有的力就是F+G,所以对桌面造成F+G的力?

2020-01-26 22:30:20
舒继武

  对,手施加的力和重力施加的力都作用在书本上,但是书包在桌面上,还要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就是说书本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总的合力为0.支持力等于重力+你的压力(2)中,力臂是:力到支点的距离,距离大小是垂线段长度。我们在受力点上,随意做几个方向的力,把他们分别两端延长,然后从支点做这些力的垂线,看哪个的垂线段最长的,力臂就最大,因此,自然就是垂直杆的力了。

2020-01-26 22:35: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