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程千帆评传一九三二年夏,刚满二-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茄红强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程千帆评传一九三二年夏,刚满二十岁的程千帆先生考上了金陵大学。他本来想报考化学系,但由于化学系收费委有贵,而改报了中文系。程先生没能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程千帆评传

  一九三二年夏,刚满二十岁的程千帆先生考上了金陵大学。他本来想报考化学系,但由于化学系收费委有贵,而改报了中文系。程先生没能成为一位化学家,这也许是出于偶然。但他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却是出于必然。因为他自幼就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程千帆先生原籍湖南宁乡,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生于长沙。当时的程家相当清贫,但却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诗书之家。他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礼记》《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须的。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程先生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并使他熟精古代典籍,从而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这是他在文史研究、尤其是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在金陵大学的四年中,程先生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一九三六年,程先生自金大毕业,回母校金陵中学任教。一九四五年,回到武汉大学任教,从此在珞珈山下生活了三十二个年头。一九五四年的《古典诗歌论丛》是程先生平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的最早范例。一九五七年,这位秉性正直、刚肠疾恶的人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从此,他的学术生涯中突出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而他的这种学术方法也突然被埋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程先生被打成“右派”后,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然而,即使在艰难的环境里,程先生也没有丧失对人生的信念,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白天劳动、挨斗,晚上读书,并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程先生在文革结束后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

  一九七八年八月,程先生来到南京大学,就任中文系教授。这一年,他六十八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早已满头白发。程先生决心要把被耽误的光阴夺回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工作。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同学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一九七九年,程先生开始招收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带出一批硕士生后,又于一九八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程先生对如何掌握博士生的水准心里没底,他找来一些港台地区的博士论文仔细阅读,决心要培养出水平更高的博士来。经过十多个寒暑,程先生了硕士九人,博士十人,数量也许不算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

  那么,程先生是如何在教学中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热爱学生。程先生对弟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他说:“要爱护下一代。耐心地、不断地对他们施加友善的压力,同时对他们给以具体的帮助,乃是使青年人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程先生培养研究生取得成绩的最主要原因。程先生培养研究生还有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程先生重新踏上大学讲坛的同时,他也抓紧时机重新开始学术研究。他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术上去了。即使是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他也总是带上几本书籍和一些稿纸,利用休息时间来读书、撰稿。就这样,他在短短的十来年间推出了二十多部著作。

  程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宽广,除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之外,他还在文学史、史学、校雠学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两宋文学史》(与吴新雷教授合作)、《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博士合作)、《史通笺记》、《校雠广义》(与徐有富教授合作)等著作均是体大思精的杰构。

  程先生对当代的文学极为留意,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很关心。程先生是感情丰富的人,他对当年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他与前夫人沈祖棻伉俪情深,为整理其遗著而不遗余力。他与现在的夫人陶芸师母相敬如宾,人们常常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行走。他对朋友情深谊长,他年迈不能远出,常托人代他去看望某位朋友。

  如今程先生已经是一位苍颜白发的龙钟老人了,他用心血铸成的十六卷本的著作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呕心沥血培养的弟子们也已在学界崭露头角,但他依然在从事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的工作,他依然在不停地思考、探索。

1回答
2020-01-29 22: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良熹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家庭教育不是偶然的,是必然因素.B、逻辑错误,应先“使他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进而使他“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C、“所学”应该为“诗学”.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从“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热爱学生.程先生对弟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可以看出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从“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同学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可以看出其授课生动,逻辑严谨;从“程先生培养研究生还有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看出程先生教学程序严密、细致,一丝不苟.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原因”,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从“他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因为他自幼就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金陵大学的四年中,程先生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即使在艰难的环境里,程先生也没有丧失对人生的信念,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白天劳动、挨斗,晚上读书,并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程先生决心要把被耽误的光阴夺回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工作.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等语句可以具体筛选出程先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具体原因.

  答案:

  (1)D

  (2)①他对弟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1分)

  ②他亲自给本科生上大课,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传授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2分)

  ③培养研究生,他有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分)

  ④培养博士生,他仔细阅读港台地区的博士论文,决心要培养出水平更高的博士来.(1分)

  (3)①天资聪颖,诗书传家.他一家数代皆有诗人,耳濡目染,很小便能吟咏诗歌.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②勤奋学习,得遇名师.大学期间,他积累了深厚的学养,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③信念坚定,执着追求.文革中,程先生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但他白天劳动、挨斗,晚上读书,并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

  ④热情专注,只争朝夕.文革后,他决心要把被耽误的光阴夺回来,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术上去了,一有机会就读书,撰稿.

2020-01-29 23:03:1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