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丹丹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___ ④遂成枯落___

  (2)翻译下面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5)《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1回答
2020-01-31 18: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顾其钧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明:明确.

  ②句意为: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广才:增长才干.

  ③句意为: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

  ④句意为:于是渐渐枯零凋落.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该句重点词语有:则:就.治:修养.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选项A:正确.

  选项B:正确.

  选项C:正确.

  选项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意思是“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不虚度年华,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

  故选:D.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作者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据此概括为学习和做人两方面.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个性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围绕文中的一个句子或整篇文章来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即可.

  答案:

  (1)①明确、坚定②增长才干③达到④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D

  (4)学习和做人.

  (5)示例:《诫子书》虽然离我们一千多年了,但其中的内容对我们还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个名句,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诸葛亮用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心态,因为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020-01-31 18:31: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