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子作文请帮我写一篇"走近孟子"的作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廖艳芬的问题

  【走进孟子作文请帮我写一篇"走近孟子"的作文】

  走进孟子作文

  请帮我写一篇"走近孟子"的作文

1回答
2020-02-03 01: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傅维暲

  孟子(作文)

  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你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漩涡中,闪亮的是你那思想的光芒.

  都说乱世出枭雄,不只是所军事上,你就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枭雄.战国时期,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无主的时期,一个嗜杀的时期,只有你才提出“人性本善”这一主张,只有你才会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只有你才会说人人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该说你太善良呢,还是天真呢?

  善良是肯定的,但天真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游历各国,而且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你明知他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能,却妄想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曹交曾问过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你说“然”.当你确切地知道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想你未必清楚,你只不过是虚构一套自己认为的仁政思想.可若说你虚构,却又有些不实,因为当时确是“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也许是你对这些现实的不满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吧!

  你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你的思想主张的书——《孟子》,虽然并非都是你所作,却可以代表你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一书中论辩居多,而当公都子问你:“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你却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好一个“不得已”,因为“不得已”而“好辩”,因此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

  顾炎武曾说“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是不是也因为你无定主,所以说话较随便些,在王宫大人面前,也敢抵掌而谈呢?大概也是因此,你的文章才会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吧!为什么你会无所忌惮呢?难道单单是因为你是个游士,无定主吗?不是的,这其中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养,也是因为怎样的修养,才是你的文章沛然而不可御.

  孟轲,请允许我叫你全名,这比叫孟子更亲切.

  你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你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下去

  当科学技术曰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时代时;当互联网

  把整个地球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当现代人越来越多地置身于钢

  筋、水泥和玻璃组成的高楼森林中时,我们为何竞像被围困在沙漠中

  一样孤独和无望?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为何会带来精神的极度饥

  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所最为缺乏的,不仅仅

  是财富,更有诚信和友爱!

  怎样才能解除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重铸现代人的灵魂?

  人们不约而同地回望两千多年前的圣贤一一孔、孟!他们的学

  说至今仍无可替代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时代.

  这恐怕正是当今“国学热”的背景和前提,同时也是中央电视

  台“百家讲坛”讲老子、讲孔子深受各界观众欢迎的原因所在.

  至于孟子,这位与孔子并尊的“亚圣”的学说,在今天又有何现

  实意义呢?

  由资深出版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刘明清先生全案策划,

  文化学者兼作家田玉川先生倾力创作的《孟子与百姓生活》一书,对

  上述述问题做出了满意的回答.

  什么是人?

  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广的仁爱思想,他认为:“仁,人心

  也;义,人路也.”(告子章句上)“仁,内也.”(告子章句上)仁是

  人本质的心性;同时也是人心的所在.“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

  宅也.”(公孙丑章句上)人性生来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

  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章句上)人性的善良,

  犹如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毋庸置疑.“恻隐之心,人皆

  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告子章句上)这“四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良

  心.一个人,只要有了这“四心”,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

  人.否则,那就是非人了.

  孟子是彻底的性善论者,他不仅指出仁爱是人天生的本性,

  而且强调恶是人性的丧失.是否有良善之心,是人与禽兽最本质

  的区别.

  由此而反思我们今天的现实,谁是真正的人,谁是非人,不就

  很清楚了吗?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呢?性不善者能否成为性善

  者呢?

  “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人人都可以与人为善.只要

  “存其心,养其性”(尽心章句上),就会有仁爱之心.在孟子看来,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叵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

  娄章句下)仁爱是互相的,也是对等的.先要从自身做起.“正己而

  物正者也.”(尽心章句上)只要自己端正,天地万物自会端正.只有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章句上)由爱亲到爱物,由爱众

  到爱万物,由己推人,由人推物,就能使仁爱之心永远根植于心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子掌.”(梁

  惠王章句上)能像尊奉自己的老人那样尊奉所有人的老人,能像爱护

  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所有人的孩子,由己推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最为缺乏的吗?

  “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章句下)每个人,修身养性,在由己

  推人,由人推己,利用今天所说的换位思考法的同时,还要限制自己

  的欲望.

  孟子并不主张“灭人欲”,而是认为:“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告子章句上)合情合理的欲望,不仅不能灭绝,而且是应该满

  足的.纵是当权者,也是如此.“寡人有疾,寡人奸货”;“寡人

  有疾,寡人好色.”(梁惠王章句下)也是无可厚非的.只要能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滕文

  公章句下)当政者奸货、好色,又有什么不好呢?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孟子与百姓生活》一书,用哲学的思维,

  诗意的语言,创新的结构,从诠释孟子的核心思想人手,紧贴当

  代百姓生活和思想的现实,以专题为经,以问题为纬,纵横论述,

  古今联通,通过解析当代人的种种困扰,可以使广大读者形象

2020-02-03 01:08: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