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CuFeS2中Fe的价态问题,好像不太涉沉淀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问题
而是一个单纯的氧化性强弱的问题
一般,金属单质来说,有一定的还原性,而非金属单质,有一定的氧化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一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找到规律
越往左下角,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
越往又上脚,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
但是这种强弱是相对的
例如Fe和S反应就会生成FeS,应为S有氧化性,而Fe有还原性
所以Fe和S反应,S被还原,和Fe被氧化
但是S也会和O2发生反应,生成SO2
这时候O2的氧化性比S还强,所以这里的S做了还原剂,将O2还原
对于金属的离子来说,因为本身是被氧化了的,电子被拿走了
不多不少都有一些把电子抢回来的能力,所以就有一定的氧化性
但是这个氧化性是相对,不同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是不同的
所以就有了金属活动顺序表
本身活动性越大的金属,越容易被氧化的,说明其本来就越容易失去电子
当它成为金属正离子的时候,它抢回电子的能力就越弱,也就是该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所以根据这个,就有了金属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金属可以在没有它活泼的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那种没有它活泼的金属
可以理解为,活泼金属跟容易失去电子,没有它活泼的金属就把电子抢过来了
这时候活泼金属是还原剂,把不活泼金属离子还原为0价
而不活泼金属离子是氧化剂,把活泼金属氧化成离子
这种反应金属和离子中间的关系就遵循金属活动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个特点,
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氧化性比原来的氧化剂差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原来的还原剂差
一般反应不可逆或者很难逆过来
例如Cu2+的氧化性就比Fe2+强
Fe和Cu2+(铜盐溶液)反应会置换出Cu
原来的氧化剂Cu2+的氧化性就比Fe2+强
相反过来用Cu来置换出Fe就不行了
所以金属离子的氧化性也随着上如活动顺序表变得越来越强
其实对于非金属的氧化性,也是有强弱不同,像刚才说的O2的氧化性就比S强
当非金属得到电子之后,也有了一定提供电子的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还原性
但是O比S更容易抢电子,所以O2-的S2-更留得住电子
赶过来说就是S2-比O2-跟容易给出电子,S2-的还原性更强
以上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氧化还原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实际上就看谁抢电子的能力更厉害了
Fe除了有Fe2+之外,还有Fe3+
变小看这多了一个电子,其实Fe3+和Fe2+差别挺大的
上边说了Fe2+的氧化性比Cu2+弱,Fe是可以置换Cu的
但是我们又知道另一个反应2Fe3++Cu=2Fe2++Cu2+
也就是通常用氯化铁腐蚀铜的反应
证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一般酸和铁反应,都只能生成Fe2+,(H比Cu还活泼)所以不可能
氧化铁到+3价.三价的铁盐,一般都是用氧化性酸(浓硫酸,硝酸)才能生成.
而这里如果存在Fe3+和S2-会发生反应,正好是因为金属离子中氧化性比较强的Fe3+
和非金属例子中,还原性比较强的S2-碰到一起,所以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
Ag+和I-在一起也是有发生氧化还原的可能的,AgI不是很稳定的
AgI在光照的条件下就会分解成Ag和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