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她对这些绿色物-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建荣的问题

  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她对这些绿色物质的成分和成因产生了兴趣.于是她用小刀刮下了一些绿色物质,并对这些绿色物质进行了研究.【提出问题】绿色物质

  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她对这些绿色物质的成分和成因产生了兴趣.于是她用小刀刮下了一些绿色物质,并对这些绿色物质进行了研究.

  【提出问题】绿色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它是怎么形成的?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3)烧碱的成分是NaOH,易吸收水份而潮解,同时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4)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也能吸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测得C装置质量110克,D装置的质量106克.连上C、D和E,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步聚四:停止加热后继续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测得C装置质量111.32克,D装置的质量106.54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2)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___、___.

  (4)E的作用是___.

  (5)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粉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请你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___猜想②正确(6)经上分析,绿色物质的组成元素有___.

  (7)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___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汽 D、二氧化碳.

1回答
2020-02-02 19: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迅飞

  (1)烧碱固体有吸水性,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2)固体随着温度的改变在不断减少,虽然t2时固体质量也是4.8g,但是不能保证t3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通过两个温度固体质量的比较可以得出,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结束,装置内含有反应生成的气体,需要采取措施,被全部吸收,所以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6)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吸收了水蒸气,说明样品中含有氢元素,碱石灰质量增加,说明吸收了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含有碳元素,黑色粉末经过验证是氧化铜,所以绿色物质的组成元素有:铜、碳、氢、氧;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故选:ACD.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和水;

  (2)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6)铜、碳、氢、氧;

  (7)ACD.

2020-02-02 19:04: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