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安州裴长史①书(李白)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艾素霄的问题

  上安州裴长史①书(李白)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笔,以明其心。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

  上安州裴长史①书(李白)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笔,以明其心。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而许相公②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于此,至移三霜焉。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③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④,式昭明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⑤,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识,具知此谈。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尽陈?倘贤贤也,白有可尚。

  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今也运会,得趋未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震于严威。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过此三者,鬼神不害。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⑥乎?

  (选自《李太白全集》,有删改)

  【注】①裴长史:指时任安州长史裴宽。

  ②许相公:许圉师,曾在高宗朝担任宰相。

  ③禫:古时丧家除服的祭祀

  ④窆:埋葬。

  (5)刺:名帖。

  (6)弹长剑:战国时代,孟尝君的门客冯谖穷困潦倒,就倚柱弹剑唱歌,要求提高待

  遇,孟尝君一一允诺。后来,冯谖积极出谋划策,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固立下大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而许相公家见招(被)

  B.白雪泣持刃(擦拭)

  C.云山间之(阻隔)

  D.何图谤詈忽生(料想)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负之而趋B.便当谈笔,以明其心泣尽而继之以血C.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不许门下,遂之长途D.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3)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李白上书裴长史直接原因的是___

  ①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笔,以明其心②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③天才英丽,下笔不休④窃慕高义,已经十年⑤谤詈忽生,众口攒毁⑥事得其实,罪当其身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⑤⑥

  (4)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___

  A.李白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博览群书,又善于写作诗文。后来认为大丈夫应当志在四

  方,于是游历

1回答
2020-02-03 00:1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施汉杰

  (1)A句意: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家招我为孙女婿.见,第一人称,我.

  (2)A转折/修饰;B来/用;C到;D然而/这样.

  (3)③是他人评价⑥只是表明态度,不是原因.

  (4)B“东游维扬期间”错,原文“指南死于洞庭之上”,不是东游维扬期间.C“本郡都督马公和长史李京之等官员的高度评价”错,原文“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⑤,待以布衣之礼…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礼,许为奇才…”没有李京之.D“表达了渴望垂青的愿望和不如愿则远游归隐的决心”错,没有归隐决心,最后的“弹长剑”典故也证明.

  有所作为)

  (5)①异,认为特别;诣,到…去;以,因为;不起,没有出仕.译为:广汉太守听说了,认为我们很特别,来到住处亲自观看,因而因为有道德推举我们二人,我们都没有出仕.

  ②再,两次;去,离开.译为:我就用膝盖走到您面前,拜两次离开.

   

  答案:

  (1)A

  (2)C

  (3)B

  (4)A

  (5)①广汉太守听说了,认为我们很特别,来到住处亲自观看,因而因为有道德推举我们二人,我们都没有出仕.

     ②我就用膝盖走到您面前,拜两次离开.

   

  【译文】

     李白听说,天不会说话,可是四季交替,地不会说话,可是百物生长.李白是人,不是天或地,怎能不说话而传达出心声呢?所以敢于敞开心扉,说一说自已的身世特长,当作淡资,以此来表明心意.可篇幅所限,只能选择主要的,把心中的郁积吐露出来,便觉快意了,只希望君侯您来明察其中的隐情.

     李白曾住在金陵一段时间,事实上我们家世代是高门大姓.我其实是李暠的后世孙,李暠死后,其子李歆即位,被沮渠蒙逊击败.这样,祖上又奔逃流亡到秦的都城咸阳,由于身份显贵,也曾在那里住过.我从小在江汉长大,五岁开始诵读六甲,十岁开始阅读诸子百家之书.从始祖轩辕一直到现在,都十分了解.常常废寝忘食,连睡觉都枕着书,不知疲倦地写作,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了.私下以为,大丈夫活着就要志在四方,所以挎着宝剑,离开故国,告别亲人,远游他乡.向南走到边远的苍梧之地,向东一直走到大海边.因为司马相如是我的同乡人,见他著文夸说云梦大泽,所以特意跑来观看.天赐良缘,被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家招为孙女婿,便把家安置在此,已经有三年了.

     往日曾东游扬州,不到一年,就挥撒金钱三十余万,用来救济那些贫穷落魄的读书人.这是李白轻财好施的表现.曾经与蜀中的友人吴指南一同来游楚地,吴指南病死在洞庭湖上,李白除去丧服时还在痛哭不止,好像失去了亲人一样.炎热的天气里,伏在他的尸体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内流出血来.过往行人见了,没有不替我伤心落泪的.有一只老虎被惊动走来,我仍坚守在尸体旁边一动不动.然后权且将他葬在洞庭湖边,便到金陵办事去了.几年以后来剖坟觅尸,发现筋骨尚没有腐净,我便撒泪持刀,亲自剥洗干净,然后把他的尸骨小心地裹住包好,背起来徒步而行,不分昼夜,始终不离身上.最后选买好墓址,将他改葬在鄂城东面的一块风水宝地.这是因为,见他故乡遥远,魂魄无所归,便依礼用心改葬,也证明了我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这是李白存交重义的一个具体表现.

     过去又曾经与世外高人东严子隐居在岷山南面,结巢而居多年,其间从未下山.我们养奇禽异鸟数以千计,训练得只要呼唤一声,就飞到手掌上来啄食,一点也不害怕.广汉太守听说,深感惊奇,亲自到我们结巢成庐的地方来观看,故而要举荐我们参加道科考试,以应制举,我们没有答应.这是李白培养自己高洁志趣,忘记机巧,不趋从俗事俗务的表现.

     再有,前礼部尚书苏颋苏大人出任益州长史时,李白迎在道路中间投书自荐,苏大人以布衣之礼接待了我,因而对僚属们说:“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下笔千言,诗文虽未达于化境,却也初具规模.如果勤学苦练,进一步开阔眼界,便可以赶上司马相如了.”海内明达之士,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本郡督马公,虽身在草野,乃才智过人之士,和李白甫一见面,才施过礼,就称许李白为奇才.因而对长史李京之说:“这么多人的文章,犹如山中没有烟霞,春天里不长草树.唯有李白的文章,清俊雄奇奔放,精彩的词句,在字里行间闪闪烁烁,光彩照人,饱含理趣,没有一句不动人的.”这是熟悉我的人最中肯的评议.如果苏相、马公是愚蠢的人,为什么会评价得这样准确呢?如果说贤能之人才能看好贤能者,那么李白自有才情过人的地方.

     想那尧舜时代,乃太平盛世,也是人才难得,十个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李白,乃草野中人,文章却写得很好,只盼望能引起您的重视,而不是有所警剔地看着我.只有君侯您,高贵而又贤德,像高飞的雄鹰那样犀利,如猛虎视物那样不可侵犯,皓齿就像编排起来的贝壳一样洁白整齐,皮肤白晰如膏脂凝成,走起路来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而且为人高义,一诺千钧,名望达于京城内外,四方封属,提起来,没有人不称赞的.您仗剑孑立,慷慨高歌,气概冲天.您存交重义,日日大宴宾客,月费达于千金.您风流倜傥,出门便跨骏马驰骋,回来红颜知己鸽旋周围.您所到之处,高朋满座,无比的喧嚷热闹.所以时下许多人击节而歌道:“宾朋满座真热闹,门庭若市裴公家.甘愿得到裴公一句话,不用策马追风另求别的了.”李白不知道君侯您凭什么播布这样好的名望于天地之间.哦,我明白了,一定是重诺好贤、谦和待人、礼贤下士的结果吧?您晚年节操益厚,意守风雅,属意文士,更显出您的文采超群,有擢拔后进之贤能.大唐因为有您这样的人才而海内清一,您的这种威仪,没有不愿意趋就的.

     李白私下追慕您的高风亮节,已有十年了.奈何云山阻隔,拜谒无门.如今风云际会,虽然有点晚了,到底找到机会趋就于您,您很开恩,让我跟你接言说话,已经八九次了.经常想对您一吐块垒,奈何有诸多不便.何至于忽然谣言四起,毁谤突生,众人一致加罪于我,要将我从您身边赶开,让我领受您的威严.可我是无辜的,有何忧惧悔恨的呢!孔子说:“敬畏天命,敬畏德高位重的人,敬畏圣人说的话.”做到这些,即使鬼神也无法加害.假如事实真像众人说的那样,该当其罪,那么我李白将自剖洗,请君侯您任意处置.即使不是这样,也会跳山崖,或投身大海,辗转死于大沟深壑之中,岂能还这样明目张胆地为自己上书自陈没罪吗!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是不合理的.”我私下以为,君侯您是通达透彻之人,断不会责罚我吧.

     希望君侯您赐给我知遇之恩,高兴起来,把这恩继续下去,再行垂顾,高看一眼.李白必定精诚报效,以至感天动地,像聂政和荆轲那样忠义,不畏艰险.如果威严作怒,不准我追随您,定要把我赶走,那么,李白将长跪您的面前,向您拜谢,然后西入秦地,作我的诗文,永远离开君侯您,像黄鹤那样远

2020-02-03 00:22:1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