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以及一定的、和.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
.
3、案例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地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气候区气候区
土地条件①土为主,②耕地多为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①土分布广泛;②耕地多为;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
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有较丰富的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耕作方式耕作业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主要种植,还有油菜、
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一年熟一年熟
其他水产业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业
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基地
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相关案例】1、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地区
2、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4、区域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阶段、阶段、
阶段.
5、案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稠密的水系成为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所以这一时期业发展缓慢.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制约因素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水系提供了天然通道等,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产地.
③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地位在下降.
【相关案例】1、分析鲁尔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6、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主要知识点:
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管理、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遥感广泛应用于、、等领域.(结合实例分析)
3、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简称.
4、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
和-GPS信号接收机.
5、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
、、连续性和的特点.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从而在野外调查中获得精准的数据.
6、专门处理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7、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对城市的信息进行、修改、、距离测算等,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
8、数字地球指地球,即把整个进行数字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试说明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主要知识点:
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地区以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退化、退化、退化而引起的、、.
2、分析思路
(1)、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
设保护不当.
(2)、危害
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3)、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采取生物措施(如防护林)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工程)构筑防护体系;③退耕还林、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⑤控制人口增长.
3、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本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以、
为主的景观特色.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干旱程度,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
(2)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①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②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本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过度;过度;过度.
(4)措施:见第2(3)题.
(5)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措施有防护林体系建设、林的保护、退耕还还
、防沙治沙等.
【相关案例】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试说明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主要知识点:
1、森林不仅是重要的资源,又是重要的资源,被誉为“”.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林和林地区.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