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密青的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___、___.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回答
2020-02-04 22: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关彭龄

  (1)从图中经纬度位罝和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髙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折.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丁地为印度河平原,两地均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濯溉水源充足.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而从甲地与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甲地热量不足,丁地热量充足;甲地降水量少,丁地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从地理位罝、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

  (2)仔细读图,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处,为高山草甸带;丁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导致自然景现的差异.

  (3)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从图中河流的信息看,河流流域面积大;河流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状态明显.

  故答案为:

  (1)青稞(小麦);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020-02-04 22:38:1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