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的两个关于金属的探究实验.【实验一】探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1)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___.(2)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的两个关于金属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探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___.
(2)检查图1 装置的气密性
(3)将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
(4)观察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2 所示.
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 t2~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___.
【实验二】探究实验一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1)甲同学用pH 试纸测定充分反应后锥形瓶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 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甲同学:猜想Ⅰ:盐酸过量,使溶液pH 小于7;猜想Ⅱ:溶液pH 小于7.
为验证猜想Ⅱ,甲同学测定了该溶液的酸碱性,显弱酸性.
(2)乙同学重复甲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pH 大于7,发现实验与甲同学实验不同的是,反应后的锥形瓶中镁条有剩余.乙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乙同学为验证猜想,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条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拓展延伸】中和反应也会放出热量.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稀盐酸、温度计…
【实验过程】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mL02468101214161820溶液温度的变化
(△t)/℃05.29.612.016.018.216.715.714.713.712.9(1)试在图3中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稀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密度比热容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①横坐标及猜想理由:___;
②纵坐标及猜想理由: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