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公式应用?高中的数学怎么学啊?太难了…】-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燕风的问题

  【高中数学的公式应用?高中的数学怎么学啊?太难了…】

  高中数学的公式应用?

  高中的数学怎么学啊?太难了…

1回答
2020-02-04 20: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祥武

  数学高考基础知识、常见结论详解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求;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

  ;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和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如:,如果,求的取值.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符号“”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2);;

  (3)对于任意集合,则:

  ①;;;

  ②;;

  ;;

  ③;;

  (4)①若为偶数,则;若为奇数,则;

  ②若被3除余0,则;若被3除余1,则;若被3除余2,则;

  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1)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2)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公式为:;

  (3)韦恩图的运用:

  四、满足条件,满足条件,

  若;则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若;则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若;则是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五、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具有相同的;

  注意:“若,则”在解题中的运用,

  如:“”是“”的条件.

  六、反证法:当证明“若,则”感到困难时,改证它的等价命题“若则”成立,

  步骤:1、假设结论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正确.

  矛盾的来源:1、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2、导出与假设相矛盾的命题;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

  适用与待证命题的结论涉及“不可能”、“不是”、“至少”、“至多”、“唯一”等字眼时.

  正面词语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多有一个

  否定

  正面词语至少有一个任意的所有的至多有n个任意两个

  否定

  二、函数

  一、映射与函数:

  (1)映射的概念:(2)一一映射:(3)函数的概念:

  如:若,;问:到的映射有个,到的映射有个;到的函数有个,若,则到的一一映射有个.

  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点的个数为个.

  二、函数的三要素:,,.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②(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①,则;②则;

  ③,则;④如:,则;

  ⑤含参问题的定义域要分类讨论;

  如: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求的定义域.

  ⑥对于实际问题,在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必须求出其定义域,此时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意义来确定.如: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半径为,扇形面积为,则;定义域为.

  (3)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的形式;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用来表示,再由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的取值范围;常用来解,型如:;

  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

  ⑤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

  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①(2种方法);

  ②(2种方法);③(2种方法);

  三、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义法(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

  导数法(适用于多项式函数)

  复合函数法和图像法.

  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与f(-x)的关系.f(x)-f(-x)=0f(x)=f(-x)f(x)为偶函数;

  f(x)+f(-x)=0f(x)=-f(-x)f(x)为奇函数.

  判别方法:定义法,图像法,复合函数法

  应用:把函数值进行转化求解.

  周期性:定义: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T)=f(x),则T为函数f(x)的周期.

  其他: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a)=f(x-a),则2a为函数f(x)的周期.

  应用:求函数值和某个区间上的函数解析式.

  四、图形变换:函数图像变换:(重点)要求掌握常见基本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

  常见图像变化规律:(注意平移变化能够用向量的语言解释,和按向量平移联系起来思考)

  平移变换y=f(x)→y=f(x+a),y=f(x)+b

  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x)经过平移得到函数y=f(2x+4)的图象.

  (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m,n)平移的意义.

  对称变换y=f(x)→y=f(-x),关于y轴对称

  y=f(x)→y=-f(x),关于x轴对称

  y=f(x)→y=f|x|,把x轴上方的图象保留,x

2020-02-04 20:09:2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