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纬度地区,隆起地形上部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小,而河谷,盆-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董宇欣的问题

  为什么同纬度地区,隆起地形上部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小,而河谷,盆地内的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大再问一个,为什么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但冷空气却不下沉吗

  为什么同纬度地区,隆起地形上部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小,而河谷,盆地内的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大

  再问一个,为什么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但冷空气却不下沉吗

1回答
2020-02-06 17:4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贺宝权

  以下分析,前提都是同纬度地区: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隆起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

  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地面是大气长波辐射最直接的热源,因而在同一点上,地面的温度要比其上空的温度高.到地面上固定一点的距离越长,温度就越低.

  下面是较为专业的解释,有点深奥...

  一、“高处不胜寒”的三种原因

  经常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对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的原因就简单回答:地势高.甚至有的参考书也如此讲解,其实这很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同样是海拔较高,而产生的“高处不胜寒”却应该分为三种情况来分析: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这应该是较简单,学生易解释清楚的一种情况.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高空气温较低.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

  2.山地的“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因而“高处不胜寒”.

  3.高原地区的“高处不胜寒”

  高原地区同样有着高海拔,空气稀薄的特点,因此太阳辐射很强.然而高原地区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广阔的地面增温并产生了比山地多的地面辐射.可地面辐射的增多并没形成平原地区那样的较高气温,原因仍然在于其稀薄的大气,由于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整个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很快.这样,大气的气温也就不会很高了,同样导致了“高处不胜寒”.比较起来,同纬度平原地区近地面空气密度大等因素,使其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慢,故气温较高.

  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和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青藏高原的气温低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2020-02-06 17:49:1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