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成安生的问题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紧密联系的,但又有区别,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生态系统除上述两大功能,还有______功能;草原上,草返青时,绿色为草食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体现了该功能的作用是______.

  (5)该系统中,如果有过量污水流过则不能被充分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1回答
2020-02-06 09:5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曹海兴

  (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23+70+14+3=110×103kJ/m2•y,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103kJ/m2•y,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110×100%≈12.7%.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草原上,草返青时,绿色为草食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该系统中,如果有过量污水流过则不能被充分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2.7%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化学能

  (3)C E

  (4)具有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 信息传递 调节生物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次生 就地保护

2020-02-06 09:52: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