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母亲的手机(朵渔)①母亲的手机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管星的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母亲的手机(朵渔)①母亲的手机是那种老款的诺基亚按键手机,铃声刺耳,超长待机。那是小妹有一年暑假回家淘汰给她的。虽然功能并不复杂,但母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手机

  (朵渔) ①母亲的手机是那种老款的诺基亚按键手机,铃声刺耳,超长待机。那是小妹有一年暑假回家淘汰给她的。虽然功能并不复杂,但母亲觉得那手机像个怪物,难以把握。她让小妹给她设定:音量调至最大,通讯录里只保存两个号码。

  ②起初母亲并不想接受这部手机,她觉得一个农妇整天怀揣着手机,不像样子。手机不都是带在老板们身上的么?另外,当时家里还有固定电话,再添部手机,实在浪费。但小妹还是坚决地把那部手机淘汰给了母亲,于是,我们又重新体会到了小时候想找母亲就能马上找到的幸福了。

  ③就这样,母亲成了村里较早的“手机一族”。做饭时,她会把手机放在灶台上;睡觉时,手机放在枕头下;下地干农活,她嫌手机放在衣兜里碍事,就随手放在田间地头。有时候在田里干活,渐渐离手机远了,路过的邻里听到手机铃声,会远远地招呼母亲:“嫂子,你家儿子(或闺女)打电话来了!”母亲便会一把扔下手里的农具,急匆匆地赶过来摁下接听键。隔着几千里路,我时常能在听筒里听见呼呼的风声和她的喘息声。我经常告诉母亲,不用着急,如果没人接听,我会多打几遍。但没有用。母亲始终对那小玩意儿缺乏信任,似乎慢走几步,那手机里的人就会消失不见了。

  ④她偶尔也会拨打电话给我们,通讯录里一共两个人,除了我就是小妹,但她还是经常会按错。“你是谁?”电话拨到我这里,还要确认一下我是谁。母亲主动拨打手机,通常出于两种情况:一是我们很久没有打电话给她,她担心;二是她做了个什么不好的梦,会匆匆拨个电话过来问问,最近怎么样,没什么事吧。母亲的手机似乎就是为她的两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准备的,如果我们长时间不打电话,欠费停机了她也不知道。

  ⑤早前,我跟家里的联系方式主要还是靠写信的时候,一封信单程要走六七天,然后再用十来天的时间等回音。有时候遇到急事,我会先打电话到村长家,麻烦村长把母亲叫来,过几分钟再打过去。能够在电话里交谈,而且可以真实地听到孩子的声音,因此每次到村长家接听电话,母亲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抖的感觉。总麻烦人家村长毕竟不是办法,有一年装电话的费用终于稍稍降了一些,父亲卖掉几袋麦子,终于在秋后装上了家里的第一部固定电话。

  ⑥从那以后,我有十来年没有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了。想想以前给母亲写信时,总是能写满几大页,但我收到的回信却总是很简短,仿佛母亲关心的总是那几个问题。但我知道,这事不能怪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我知道她肯定有很多话想对我说,但千言万语总是被弟弟汇成一句话落在纸上。弟弟那时还在上小学,表达能力有限,认字不多,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他可能也和我以前小时候帮母亲写信给远方的舅舅一样,总是自作主张地精减母亲的话,我那时甚至还会因为遇到了不会写的字而觉得母亲太啰嗦。

  ⑦现在,母亲她再也不用央求别人替她写信了,再也不用担心别人会精减她的话了。当母亲拥有了她的第一部手机后,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多久就说多久。

  ⑧母亲渐渐离不开手机了,虽然一部手机用了五六年,通讯录里依然只有两个人的电话号码。但对于我们而言,手机就像装在母亲身上的按铃,你什么时候摁一下,都能找得到母亲。

  (摘自《中学生阅读》2014年12期,有删改)(1)有人说文章的标题不错,你认为呢?请具体说说它好在哪里?

  (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一开始,“母亲觉得那手机像个怪物”,这是为什么?

  ②“隔着几千里路,我时常能在听筒里听见呼呼的风 声和她的喘息声。”写出了母亲当时什么心情?这种心情从第⑤段中的哪句话也可以看出来?

  (3)母亲的手机明明是小妹淘汰给她的,可文章第④段却写道“母亲的手机似乎就是为她的两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准备的”,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手机就像装在母亲身上的按铃,你什么时候摁一下,都能找得到母亲。”从写法、内容、情感等角度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1回答
2020-02-06 10: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黎琼炜

  (1)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赏析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此处可从文题的内涵和在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全文内容来看,“母亲的手机”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同时又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吸引读者.标题直白,体现了文章语言的质朴.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及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两个小题都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首段写道:“虽然功能并不复杂,但母亲觉得那手机像个怪物,难以把握”,可见母亲把手机看成怪物,是因为她对手机的功能不熟悉,觉得难以控制;再结合第二段内容:“她觉得一个农妇整天怀揣着手机,不像样子”“当时家里还有固定电话,再添部手机,实在浪费”,可以将答案整理完整.人物情感的体会要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呼呼的风声和母亲的喘气声”,可以看出母亲接电话时心情的急切,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必定也要能体现母亲接电话的着急,从第五段可以筛选出句子是:“因此每次到村长家接听电话,母亲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抖的感觉.”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理解这个句子,关键要把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解释清楚.母亲的手机确实是小妹淘汰给她的,因为她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用手机不合适.但有了手机后,母亲只存了两个号码,就是想通过它来表达对远方孩子的关爱,所以说是为她的两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准备的.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句话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在这里把手机比作“装在母亲身上的按铃”,形象生动地写出手机在母亲和我们之间的作用,也表达了游子对母亲深深地依恋.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及阅读感受的表达.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中有关母亲的描写,可以看出母亲最大的特点是:关爱孩子,其次是勤劳朴实,不愿多花一分钱.阅读感受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题,能结合实际写出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语言表述流畅即可.

  答案:

  (1)①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关于母亲手机的故事.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③语言质朴.

  (2)①母亲对手机功能不熟悉,觉得难以把控;觉得带手机与自己农民的身份不相符;觉得家里还有固定电话,再添部手机,是一种浪费.

  ②急切心情,“因此每次到村长家接听电话,母亲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抖的感觉.”

  (3)这样写不矛盾,因为母亲从未主动询要手机,通讯录里只保存两个号码,有了手机后,母亲就通过它来表达对远方子女的牵挂和关爱,所以就说是为她的两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准备的.(意思对即可)

  (4)运用比喻,把手机对一对母子(女)维系亲情、传递牵挂的重要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通俗质朴,表达了游子对母亲深深地依恋.

  (5)勤劳朴实、对子女关爱有加的人.观点鲜明,如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温暖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2020-02-06 10:09: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