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灯沐沐(来源于广丰文艺)(1)-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希航的问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灯沐沐(来源于广丰文艺)(1)跑步回来,拐上楼梯,便看到自家阳台亮着灯,小小的白炽灯泡散发出橘黄色的光芒。我心头一暖,这是先生特意为我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灯

  沐沐(来源于广丰文艺)

  (1)跑步回来,拐上楼梯,便看到自家阳台亮着灯,小小的白炽灯泡散发出橘黄色的光芒。我心头一暖,这是先生特意为我留的灯。其实楼道有感应灯,脚步一靠近,便会亮堂起来。但只要先生在家,遥遥地便有一盏灯,无声地等候我的归来。我感动于先生细微的举动。

  (2)很小的时候,乡村还没通电,写作业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豆大的灯火闪闪烁烁,眼睛要凑得很近,方能看清书上的字。我们姊妹几个,在小小的四方桌旁围灯而坐,头碰着头,读书、写功课。一会灯火兀自微弱下来,母亲便起身把灯芯修剪修剪,灯火复又明亮起来。摇曳的煤油灯火,把黑暗驱赶到了背后。

  (3)后来,山村用上了电,电灯比煤油灯亮多了,灯线一拉,泻下一屋子的光,不像煤油灯,放置在灶台上,母亲炒菜是清楚了,饭桌这却影影绰绰,不小心错把辣椒当豆角,一口咬下去,辣得人嘘呼直咧嘴。但是,电灯费电,电比煤油贵。为了省电,我家一直长长的厅屋,点的是一只15瓦的灯泡,灯泡吊得高高的,在电灯下写作业,却没有煤油灯来得清晰。

  (4)暮色降临,屋里暗沉沉的,母亲说,还看得见,晚些再点灯。那时姐姐们逐渐离家,父母被穷苦压得笑容难觅,灰暗和冷寂在四周重叠、没有边际。高中住校,周末回家写作业稍晚些,父亲便在外间催促--还不睡觉,不要电费的?!突起且生硬的催促声会让我内心惊颤,那时我想,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我一定要点上很多很多的灯,让房子成为光华璀璨的殿堂。

  (5)成家后,童年的烙印处处可循,我节水省电,人不在就把灯拉灭。先生的家也穷但很阔气,他们家热水充足,食物丰富,楼上楼下灯火通明,我眷恋于这样的居家场景。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处处留灯,客厅,卫生间,卧室,没睡下前,很少被掐灭。我喜欢有光,喜欢明亮温暖,我的孩子要在光明与温暖中稳稳地长大。

  (6)眨眼女儿上初中了,她放学晚,到家都要六点半之后,那时街边的路灯早已一盏盏点亮。我在厨房里忙活,厨房的窗对着外面,站在窗口可看到女儿回家的路。外面的雨,有了隐隐的秋意。我边准备晚饭,边不住地张望,晚归的孩子让母亲的心牵挂不安。

  (7)一个个菜摆上了餐桌,晚餐总是丰盛些。时针指向六点四十五,孩子早早去校,已经在外呆足整整十二个钟头,是家里最辛苦的人儿!雨渐渐密了起来,路灯越发迷离。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匆匆而过。终于,对面走来个穿着校服的熟悉身影--她撑着伞,身子前倾,脚步疲惫,沉重的书包使得她的背微微驼着。瞬间,我想流泪。她抬头,定是看到了灯光,看到了张望的母亲,她笑了,朝我扬扬手,小跑了起来……我想去迎接她,拥抱她,替她撑起风中的伞,帮她卸下重重的书包……

  (8)但我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能做。母亲不能替代孩子,她只能做一盏灯,伫立,凝望,照亮孩子前行和回家的路。

  (1)文章以“灯”为标题,有何妙处?

  (2)请概括文章中前面六个自然段的内容。

  (3)品味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终于,对面走来个穿着校服的熟悉身影--她撑着伞,身子前倾,脚步疲惫,沉重的书包使得她的背微微驼着。

  (4)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1回答
2020-02-09 00:1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蔡广基

  (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

  结合本文内容来看,“灯”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所有的事都围绕着“灯”展开;同时“灯”又语带双关,表现指照明的灯,实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读来耐人寻味.

  (2)本题考查段落大意的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每一段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句将每段的内容概括出来即可.

  文章前六段分别写了:先生细心地等待我下班归来.小时候母亲陪伴我做作业.后来家里用上了比煤油灯更亮的电灯但我并没觉得更清晰.父母总想节约,晚一点开灯.我和先生想给孩子更多的光明.我总是牵挂晚归的孩子.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句中的“撑”“倾”“疲惫”“微微驼着”是对女儿的动作和外貌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为孩子学习的疲惫无比怜惜.

  (4)本题考查文章末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围绕“任何的母爱都无法代替孩子学会独立和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灯是指照明的灯,文中又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也是本文的线索.

  (2)①先生细心地等待我下班归来.②小时候母亲陪伴我做作业.③后来家里用上了比煤油灯更亮的电灯但我并没觉得更清晰.④父母总想节约,晚一点开灯.⑤我和先生想给孩子更多的光明.⑥母亲的心牵挂晚归的孩子.

  (3)动作和外貌描写,撑,倾,疲惫,微微驼着.写出了母亲无私无怨的为孩子做任何的付出,即使自己已经衰老和疲惫,

  (4)围绕“任何的母爱都无法代替孩子学会独立和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只能像灯一样的指引道路,而不能包办代替,孩子的路还很长,他们应在自我锻炼中积累经验,父母的包办只会让他们失去生活的能力.

2020-02-09 00:19: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