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的复习提纲】-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亚萍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的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的复习提纲

1回答
2020-02-08 04: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凯

  化学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N;

  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最多的金属元素Ca钙;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碳C.

  2、净化水的方法: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区分硬水、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

  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用蒸馏.

  3、常用的干燥剂:浓硫酸(浓H2SO4)、铁粉、氧化钙(CaO)、.

  铁粉吸收水、氧气而生锈.(双吸剂)

  4、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

  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混合物.

  氢氧化钙:Ca(OH)2其溶液是石灰水.

  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燃烧时可生成SO2、NO2等污染大气的气体并形成酸雨)

  最理想的能源:H2(但成本高,储存困难)

  污染大气的气体:SO2、NO2、CO、O3等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指的是CO2;还有O3、CH4等.

  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接触面积、催化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性质.

  7、⑴黑色固体:Fe粉、C、CuO、MnO2、Fe3O4

  红色固体:Cu、Fe2O3黄色固体:S

  ⑵溶液颜色:含Cu2+(蓝色);含Fe2+(浅绿色);含Fe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能使燃烧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能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8、灭火原理:①隔绝氧(空)气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如:被子着火用水扑灭

  ③清除可燃物如:森林着火挖隔离带

  9、①易于血红蛋白结合而中毒的气体是CO(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做保护气)

  ③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O2(用途:供给呼吸、炼钢、气焊)

  ④CO2用途:光合作用;灭火;气体肥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

  ⑤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CH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0、⑴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⑵CO、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⑶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的原因: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⑷S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纯氧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原因是: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⑸C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⑹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⑺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大小改变)

  ⑻CO2能灭火是因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⑼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还原性.

  11.原子、离子、分子、元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Na与Na+都属于钠元素,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Na+和Clˉ构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H2O(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在水通电分解的这个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020-02-08 04:32:3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