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①“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比”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③客观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迪和成功。只有理智地“比”,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
④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迅速被大家知晓的莫言,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写作生涯中,他的内心就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分析一些知名作家,究其大红大紫的成功因素;其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农家生活中找灵感,让文风加独成一派:.而现今很多作家却将赚钱和功利放在首位,成为所谓的“市场作家”,什么畅销就写什么;还有的作家为了搏得关注,沉迷于风花雪月、野史风韵。莫言就是善“比“的典型,知道自己应该比什么。是销量、关注度、名利、掌声,还是文学著作本身的意义,莫言内心总有一把“比”的标尺。
⑤缺乏理性的“比”,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空白和遗憾。和别人进行比较后,自己仍没受到任何启迪和进步,这样的“比”就是盲目的,不值得提倡。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诉人们,秦朝实力雄厚,阿房宫的建造更是雄伟壮丽,秦始皇满以为这样就会稳坐江山千余载,不曾想,一个陈涉起义就让一切土崩瓦解了。而后代统治者“比”而不鉴,所以,悲剧才会不可避免地重复上演,令人扼腕叹息。
⑥不顾实际地“比”,带给我们的是诱惑和伤害。现在有些学生圈就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攀比,且愈演愈烈。他们举办豪华聚会,开着名车,穿着名贵礼服,排场浩大。这些学生比的不是成绩和素质,而是吃喝穿戴、时尚享乐、排场,无不让人惋惜。校园里应该是最纯洁的圣地,可攀比之风使学生丧失了本来的纯真、质朴和善良。
⑦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不恰当的“比”,选择理性的“比”。对待生活,我们应努力将“比”变成自我奋进的动力,使“比”成为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助推器。
⑧该“比”的时候,我们绝不怯懦;不该比的时候,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牵绊。
⑨总之,“比”是一门学问。只有善“比”者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心远地自偏”境界的美妙。比出思想,比出境界,比出风采,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人生高度!
(选自《思维与智慧》)(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第④段已经列举了莫言和“市场作家”的事例,那么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
(4)第⑤⑥两段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