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和文章各5篇最好有赏析快】-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茂岩的问题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和文章各5篇最好有赏析快】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和文章各5篇最好有赏析

  快

1回答
2020-02-11 01: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史厚兵

  早梅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体裁:【五古】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作者:【张谓】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题菊花

  【唐】作者:【黄巢】体裁:【七绝】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菊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明刊本《唐诗画谱》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竹

  年代:【唐】作者:【李贺】体裁:【五律】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曲池荷

  年代:【唐】作者:【卢照邻】体裁:【五绝】类别:【咏物】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释

  这首《曲池荷》,是卢照邻晚期的作品,借咏荷以抒其情怀.借物咏怀是卢照邻的强项,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正可以用来评论该诗.

  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他写的《病梨树赋·序》中说:“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此时他虽求助于神医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常常“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这里的“怯摇落”与《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其中深深寄寓着诗人一生的忧愤与感慨.

2020-02-11 01:33: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