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变调?是怎样变的啊.比如说,一个词语,有两三声,第一个三声变调读二声要考普通话了,关于其它变调情况.回答如意者加高分.
汉语拼音变调?是怎样变的啊.比如说,一个词语,有两三声,第一个三声变调读二声
要考普通话了,关于其它变调情况.回答如意者加高分.
汉语拼音变调?是怎样变的啊.比如说,一个词语,有两三声,第一个三声变调读二声要考普通话了,关于其它变调情况.回答如意者加高分.
汉语拼音变调?是怎样变的啊.比如说,一个词语,有两三声,第一个三声变调读二声
要考普通话了,关于其它变调情况.回答如意者加高分.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叫做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35,有的变21.例如:
在上声前水果了解领导演讲保险采取产品打扰反感改组好转简短考古老板美好(变35)
在轻声前(1)捧起等等讲讲想起(变35)
(2)嫂子姐姐毯子奶奶(变21)
2.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是第一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音节调值变35;一种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
很勇敢小老虎(2135214)展览馆管理组(3535214)
展览馆女子组蒙古马采访者讲演稿手表厂总统府洗澡水
3.如果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读214,前面的一律变为35.例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很有好感远景美好种种想法厂长领导可以理解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北京统一女兵火车雪山海军打击体操广播崭新
在阳平前祖国海洋语言改良保留检查狡猾水平隐瞒整齐女儿解答
在去声前解放土地巩固鼓励保密党性岗位巩固改正古怪审判请问展示
轻声音节原调为上声,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
一是变读阳平(调值35),二是变读半上(调值21).例如:
变读阳平:
等等走走讲讲管管早起想起讲起打点
变读半上:
嫂子碾子本子毯子耳朵姐姐奶奶姥姥
轻声音节原调为非上声,上声变读为半上(调值21).例如:
上声+轻声(原调阴平):
打听眼睛尾巴比方讲究北边嘴巴
上声+轻声(原调阳平):
老实起来里头本钱老婆早晨脊梁
上声+轻声(原调去声):
宝贝爽快点缀脑袋妥当底下哪个
在现代汉语中,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占绝大多数.前一声调的尾部和后一声调头部相连时,总是互相迁就,两个阳平相连时,后一阳平竟成了低升,两个去声相连时,前一去声固然变“半去”,而后一去声也成了低降.
(二)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
“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等.
(三)“一、不”的变调
“一”、“不”及“七”、“八”都是古代的入声字,发音短促,部分方言仍保持着短促的读音,不容易读出它们准确的普通话声调,而在普通话里,“一”、“不”是高频率出现的常用字,并且在普通话语音里这两个字的声调还会受其相连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出现变读现象,但变调是有规律可循的.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31).例如:
一、二、三十一第一统一划一唯一万一
第一号他住在一楼表里如一不偏不你去不?(不变)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例如:
一夜一样一见如故一向一定一块儿一遍一道一件一面一次一套一下一个一束一段一辆
不必不便不测不错不但不断不对不料不论不妙不怕不去不是不适不懈不信不幸不要不易不用不愿不在不怕不够不看不像不是不去不干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
“一”+阴平:
一边一天一般一生-端一发一瞥一心一些
“一”+阳平:
一年一连一群一齐一时一条一同一头一旬
“一”+上声:
一本一朵一股一举一起一统一早一总一准
不吃不开不同不详不管不想(仍读51)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例如:
拖一拖管一管来不来肯不肯找不找开不开去不去要不要好不好看一看谈一谈想一想试一试笑一笑摸一摸咬一咬看一眼谈一次想一下试一回笑一阵摸一把咬一口去不去走不走看不看懂不懂在不在说不说吃不吃信不信好不好累不累香不香重不重冷不冷硬不硬高不高难不难吃不下记不住忘不了搬不动听不懂拿不出洗不净看不清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例如:
做不好说不清来不了
(四)“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例如:
七岁七块七路八岁八块八路七倍
七擒七纵八万七上八下(念35或55)
七天七成七亩八支八篮八两
七、八、九第七号第八号横七竖八(仍念55)
随着语言发展,“七”、“八”的变调在逐步消失中,但在实际语言中还时有出现,给音节标调时,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一般原则是:变调字只标原调或本调.但加注说明标变调的例外.“一”、“七”、“八”、“不”的变调只是口语现象,在拼写时一律书写它们的基本调.
(五)形容词重叠后的几种音变
形容词重叠后一般构成下面几种形式,其重叠部分有变调现象,如:
AA:慢慢地快地满满地
第二个音节可变为阴平,也可以不变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
AA+儿:慢慢儿地快儿地满满儿地
ABB: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后两个音节一般变为阴平55调值,例如:“白生生、冷飕飕、亮堂堂、明晃晃、直挺挺、黑洞洞、绿油油、沉甸甸、黄澄澄”
但也有仍念原调的,例如:“软绵绵、金灿灿”.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也可以不变.朗读时如表现出比较庄严的语气或书面语一般可以不变.例如:
AABB: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快乐乐、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