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贾激雷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华商在上海创办了6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6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益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四: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民族工业的处境。

  (2)依据材料,总结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艰难的原因。

  (3)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回答
2020-02-10 06:2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范钰华

  答案:

  解析:

  (1)民族工业处境艰难,常常面临被吞并、被迫停业、被勒索的困境。(2)民族工业本身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再加上外商的欺压和旧官僚的勒索,使民族工业处境艰难。(3)要想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

2020-02-10 06:29: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