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新世转型请问这个怎么解释啊
中更新世转型
请问这个怎么解释啊
中更新世转型请问这个怎么解释啊
中更新世转型
请问这个怎么解释啊
[编辑本段]更新世定义
更新世亦称洪积世,开始于1806000年(±5000年)前,结束于11550年前,是构成地球历史的第四纪冰川的两个世中较长的第一个世.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间冰川期气候回旋.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绝大部分属于现有种类.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气候周期转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动物迁徙或灭绝.
更新世占第四纪的大部分,即占第四纪约200万年中除去最后1万年(全新世)外的所有部分.正是处于大冰河时期.即把从冰河期开始到终了算为更新世,但实际上确定其界限是有许多困难的.在生物界最显著和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繁盛.很早以来,人们就认为人类出现在这个更新世之初,旧石器时代也大体上在此世终了时结束.因为反复经历了六次冰期和五次间冰期,所以寒纪和暖纪的生物群的消长甚为明显,而现在的生物地理区的起源也被认为始于这个时代.当时生物界的大部分与现生的无大差别,但到更新世末,哺乳类中的长鼻类、贫齿类和其他大形兽类已显著地趋于绝灭.
[编辑本段]更新世年代
1932年国际第四纪会议确定将更新世划分为早、中、晚3期.其地层称更新统,下限迄今尚无一致意见.1948年国际地质学大会建议以意大利维拉弗朗层(villafronchian)作为更新统与上新统的分界.中国以泥河湾层为更新统底界.经绝对年龄测定,维拉弗朗层的年龄为160~180万年.1977年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又建议以意大利弗利卡(Vrica)剖面为更新统下限,其绝对年龄为250万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第四纪黄土开始堆积的年代.此外,也有参照古地磁的高斯正极性世和吉尔伯特倒转极性世的分界,将更新统下限年代定为距今330~350万年的方案.
[编辑本段]更新世气候
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的高、中纬度地区以及低纬度地区的一些高山,在这时期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这些事件对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许多学者主张采用冰期序列作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标准.
欧洲的冰川研究基础较好,19世纪已在欧洲形成多冰期的概念.1877年英国学者盖克(G.Geikie)在东英吉利(EastAnglia)发现四次冰川作用.1909年德国地貌学家彭克(A.Penck)和布吕克纳(E.Brunckner)根据阿尔卑斯山北坡冰碛地层和相应的阶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在阿尔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贡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个冰期.1930年埃伯尔(B.Eberl)又发现了贡兹冰期之前的冰川作用遗迹,划为多瑙冰期(Donau),并将各个冰期划分成若干亚期.第四纪的四次冰期说,被广泛接受,北美相应有内布拉斯加(Nebraska)、堪萨斯(Kansas)、伊利诺(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等4个冰期;苏联欧洲部分也划分了敖德萨、白俄罗斯、中俄罗斯、瓦尔代等4个冰期.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开创,并以庐山冰川研究为基础,于1934年划分了鄱阳、大姑、庐山、大理等4个冰期.
▲西太平洋气候变化
来自西太平洋“暖池”的关于“更新世”气候变化的第一个高分辨率记录,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它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气候是怎样进入持续了80万年的冰期模式的将具有参考价值.该记录采用浮游生物有孔虫类体内的Mg/Ca比例作为过去175万年间海洋表面温度的一种代理指标.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有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稳定期,这与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减少是冰川融化的诱因的观点是不一致的.相反,通过区域环流的变化实现的太平洋表面温度的重新分布有可能影响全球气候.这个结论支持了科学家对热带地区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担忧.
[编辑本段]更新世冰川
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跃的时期,1846年福布斯(E.Forbes)又把更新世称为冰川世(GlacialEpoch).在更新世几次冰期的最高峰,全球陆地面积的30%以上都有冰川覆盖着.现在,被冰川覆盖的只有10%,而且大部分都在较高的纬度上.间冰川期的情况有大致一样.
1934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建立了可以和阿尔卑斯冰期对比的中国东部冰期序列,依次为鄱阳、大姑、庐山、大理等4个冰期,每两个冰期之间同样为间冰期.
此时,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依次由老到新的多瑙(Donau)、贡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5个冰期.
北美相应有内布拉斯加(Nebraska)、堪萨斯(Kansas)、伊利诺(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等4个冰期;苏联欧洲部分则分为敖德萨、白俄罗斯、中俄罗斯、瓦尔代等4个冰期.
[编辑本段]更新世物种
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相似.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更新世的植物
更新世的植物开始同现代的植物相似,被子植物特别是落叶的种类在温和的和较冷的区域中迅速繁殖.热带森林缩小,草原在酷寒的北方高纬度地区发展,繁殖出现地衣、苔藓、侏儒菅茅以及小型柳树和桦木等适应酷寒的植物群落.
更新世的动物
▲陆栖动物
寒冷的冰川气候迫使北半球的蜥蜴、蛇类和滑体两栖动物向南迁徙,并发展出多种有皮毛、更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中包括新的猛犸象、巨型犀等.而新的人种也在今天的非洲、欧洲和亚洲出现,并开始影响大型动物的多样性.
那时,猛犸、骆驼、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等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整个冰期都生活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更新世晚期,距今约2万年前,现代人类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最新理论认为,人类带到美洲大陆的疾病导致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灭亡,而人类猎手也可能使这一过程加速.
在整个更新世,化石亚种大熊猫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台湾岛及缅甸、越南、泰国北部.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构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仅留下无数化石表明它们曾经存在.北方的大熊猫绝迹,南方的大熊猫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海洋动物
更新世时,由于海平面下降,珊瑚和其它造礁动物都受到影响,并且由于全球的气温较低,寒带水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比现在要大得多.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