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白云的问题

  七年级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做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做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

  七年级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做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做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上述图中有一处操作有误,请改正:___.

  (2)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__;预测在步骤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

  (3)步骤⑥中,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___.

  (4)步骤⑦中,一昼夜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许多水珠,主要原因是__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写出一条即可)

1回答
2020-02-13 14:0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永坦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是⑦暗处理一昼夜→①设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③取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滴加碘液→④清水冲洗→⑥观察叶色变化.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所以图②操作有误,改正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2)、(3)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装置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B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肌对照,其变量是二氧化碳.

  步骤⑥中,a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A叶片的b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B叶片的b,由于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步骤⑦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水珠,这些水分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并通过茎内木质部里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⑦→①→③→②→⑤→④→⑥;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2)二氧化碳;A叶片b部分变蓝,B叶片b部分不变蓝,a处不变蓝;

  (3)无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4)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或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等)(只要答出2条且合理即可得分).

2020-02-13 14:11:5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