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邵金鑫的问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是否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是否需要培养古典诗词爱好(%)为何古典诗词难普及(%)经常会

  材料一: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

  是否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是否需要培养古典诗词爱好(%)为何古典诗词难普及(%)经常会18.5需要70.0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盛行59.8偶尔会61.0不需要15.5应试教育导致49.3很少会17.9不好说14.5难以理解46.5从不2.6缺乏有效传播形式40.3有效时间不足22.5材料二:2017年春节到元宵节,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让观众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据央视数据显示,该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其冠军得主武亦姝也因实力圈粉无数。

  材料三:《朗读者》亦是从年初火到现在的栏目。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近年很多文化综艺节目多以无厘头,媚俗博人眼球,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朗读者》不同,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诗词大会》后,《朗读者》已被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

  (1)结合材料一,谈一谈材料反映的情况。

  (2)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中华诗词大会》火遍大江南北说明了什么?

  (3)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国家和青少年个人的角度,请你对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出谋划策。

1回答
2020-02-14 00:4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潘燕春

  (1)仔细分析表格,抓住其实质,依据课本内容组织答案.表格体现了大多数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阅读或学生古典诗词较少,但是明确培养古典诗词的重要性,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以此作答即可.

  (2)《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教育节目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形式,有助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缓解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据此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了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注意要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解答.如国家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严格审核文化类节目的质量,推动课程改革,加大中小学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比重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形成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我们应当热爱和珍惜.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更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以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反映了大多数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阅读或学生古典诗词较少;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古典诗词难普及原因方方面面.(每点(2分),回答任意两点给(4分)

  (2)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增强.(任意点给2分)

  (3)国家:国家严格审核文化类节目的质量,重视其社会价值导向;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做到创新与发展;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做好宣传,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推动课程改革,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大中小学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比重等.(每点(1分),任意两点2分)

  青少年: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做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等.(每点(1分),任意两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20-02-14 00:40:4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