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中三种描写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绍成的问题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中三种描写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一点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中三种描写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具体一点的!

1回答
2020-02-13 21:2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瑞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中作者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

  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则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

  二是“比拟”.“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既有叶如人般亲密无间,又有挤挤挨挨的动态效果;

  三是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大量运用,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密密”、“脉脉”等十一个叠音词.

  这样的写法构结了一幅淡雅恬静的“荷塘月色”图,在图中融进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抒写了他微妙难达的心绪,塑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2020-02-13 21:28:1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