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大笔-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毕艳忠的问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B.作者描绘了高空中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的情形后,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喻,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C.作者连用了浅水不能漂浮大舟,杯水只能负载芥草而不能承载水杯等比喻,说明形体巨大的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这就是“有所待”.即使雄伟如鹏鸟,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游”,没有达到作者理想中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D.蜩与学鸠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嘲笑鹏鸟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南飞是多此一举.作者以三种情况下的行路备粮为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这三种情况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蜩与学鸠因为身轻形小,可以在榆枋间随心所欲地飞行;鹏鸟因为体重形大,要乘厚风方能行万里.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各适其性而有所待的本质是一样的.

1回答
2020-02-14 01:0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春艳

  答案D

  说蜩与学鸠飞行随心所欲不正确,因为它们“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2020-02-14 01:05:1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