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的《尊生》感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潘宪曾的问题

  【读庄子的《尊生》感悟】

  读庄子的《尊生》感悟

1回答
2020-02-13 23:4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孟华

  这些天无暇之余在看一本哲理的书籍,《尊生》.现代文的解释,让人顿时心胸宽阔!几千年的庄子为何思想那么深奥,为何对事,对人,对物那么透彻,实在令人折服.

  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人(今河南商丘).中国的道教思想上道教以道家的哲学思想为最高信仰,并据之构建了道教的理论体系.庄子在唐朝时被称为南华真人,宋朝时称为元通真君.

  庄子对道教影响主要三方面:一、本体论思想对道教义理的影响二是“心斋”“坐忘”等修行方式对道教修炼的影响.三是“圣人”“神人”“至人”形象的描述对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

  以上只是庄子对道教的作用,但是真正让我感悟的是庄子深刻的思想内涵.

  庄子的最高理想是逍遥游,庄子的逍遥游又是无待,自在的.庄子的逍遥游不是命运在某个瞬间的馈赠,它是无待的,无待于外在事物,自由自在.要想达到这种无待境界.庄子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纵使是天下,许由也不要.纵使是高位,庄子也不做.

  要想逍遥游,就要无所依赖.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无穷之境.无己,就是去掉主观的自我,恢复自然的本性.无功,就是不要去人为地建功立业.无名,就是不要追求名声,因为名声对人生同样也是有害的.

  无己-----只有无我,才能够随物变化,一旦有我,就会执着.一旦执着“我”就从世界的孤立了出来,站到了世界的对立面,从而就受“我”的对立面的约束,也就不自由了.人们之间的一切冲突都由于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我”、“己”就会追求自我的利益和名声,从而就会引来祸患和烦恼,因此忘却自我,是摆脱人生困苦的根本途径.

  无功-----历史上没有好下场的人大都是那些建功立业的人.要建功立业,就要与人争斗,就要斗智斗勇.其结果只有两种,要么伤害别人,要么被别人伤害,这两种结果都是不可取的.被人伤害自然是悲剧,或遭受许多痛苦,或不能终其天年.而伤害了别人的人日子也并不好过.胜利者虽然看起来强大,但却时时受到暂时还不强大的对立一方的威胁,所谓树大招风也.胜利者正因强大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他生活于不安和恐惧中.而一个不去建功立业的人就可以逍遥于这双方的争斗之处,过一种安宁的生活.建功立业的实质无非是追逐名利,而追逐名利必致伤身.

  无名-----事实上,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说做谁的臣民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紧要的,他永远是被统治的对象.对于臣民而言,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一个名称罢了.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能有什么意义呢?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齐物论,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不物即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的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面对物我,庄子能梦蝴蝶,同样蝴蝶也梦庄子.面对生死,正如黑夜和白昼的变化,正如春夏秋冬之轮回.面对是非,其实本无所谓对错.与其争辩,不如融于大道.面对人生,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庄子的思想在现今的复杂纷扰的社会是何等需要人的静心体会,我被感动了.

2020-02-13 23:51: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