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以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申宏一的问题

  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_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基因型为dd(矮杆)的玉米地里,偶然出现一株基因型为Dddd的四倍

  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_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基因型为dd(矮杆)的玉米地里,偶然出现一株基因型为Dddd的四倍体玉米,该四倍体玉米的产生涉及到的变异类型有_。假设同源染色体均两两联会,则该四倍体玉米产生的雄配子种类的比例是_。(2)玉米籽粒的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个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的植株籽粒均有色,其余基因型籽粒均无色。某有色籽粒植株(甲)与aaBBrr(乙)、AAbbrr(丙)品系杂交,后代分别有25%、50%的有色籽粒,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甲和乙杂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3)玉米雄性不育是指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玉米的雄性可育基因T对雄性不育基因t显性,位于6号染色体上。①基因型为Tt的代玉米自交,收获的种子混合均匀播种在同一地块得到植株,假设个体间随机传粉,则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_。②若用玉米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杂交,后代必出现的表现型是_。为了获得新品系X(该品系与雄性不育杂交,后代都是雄性不育),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图处理后,将处理获得的戊作母本与丁杂交,中可获得新品系X,请画出X的9号、6号染色体和基因型组成情况;中也有雄性不育个体,它所占比例是_。

1回答
2020-02-16 11:1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程裕霞

  (1)10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变异、整倍体变异)Dd:dd=1:1(2)(3)①5:1②雄性可育1/4【解析】(1)由题干可知,玉米是二倍体生物且2N=20,所以玉米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有4N条染色体,但是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只有10条。基因型为dd的玉米地里出现了Dddd基因型,所以可以推测发生了显性突变,并且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两种变异类型。配子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经复制后的染色体DDdd与dddd分离,经过减一形成基因型分别为DDdd与dddd的次级生殖细胞,故减二完成后生成的Dd:dd=1:1。(2)由题干可知,有色籽粒植株A-B-R-(甲)与aaBBrr(乙)杂交,后代有25%的有色籽粒,说明甲的基因型为AaB-Rr;甲AaB-Rr与AAbbrr(丙)品系杂交,后代有50%的有色籽粒,说明甲的B基因纯合,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Rr,则甲和乙杂交产生子代的遗传图解如下:(3)①F1基因型为Tt,是雄性可育的植株,所以自交产生的F2中TT:Tt:tt=1:2:1,由于其雄性中tt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配子,而雌蕊正常,所以F2中雄性产生的配子T:t=2:1,即T占2/3,t占1/3;而雌性产生的配子T:t=1:1,即T、t分别占1/2,故F3中雄性不可育占1/2(雌性中t的基因频率)×1/3×1/2(雄性)=1/12,雄性1/3(雌性中T的基因频率)×(1/3+2/3)+1/2(雌性中t的基因频率)×2/3×1/2=5/12,所以后代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5:1。②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TT或Tt,与tt杂交,必然产生的后代中存在Tt,所以有雄性可育的厚度。丁与戊之间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题目说该品系与雄性不育杂交,后代都是雄性不育,并且说明了有两个相同染色体片段的雄配子不育,概括一下,就是该品系可以产生雄配子,但是产生的雄配子要不就是t,要不就是产生有两个相同染色体片段的不可育的雄配子,所以;假设9号完整的染色体为M,移接后为M#39;,6号染色体(含移接的片段)为T#39;,则丁为MMTt,戊的基因型为MM#39;T#39;t,所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MM#39;tt、MMtt时不育,tt个体不育,所以占了1/4。

2020-02-16 11:20: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