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之常殷仲堪既为荆州守,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曹源的问题

  【士人之常殷仲堪既为荆州守,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曰:“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④平昔时意,今】

  士人之常

  殷仲堪既为荆州守,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曰:“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④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⑤.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水俭:因洪涝而庄稼歉收。②五碗盘:每套由一个圆形托盘及盛放于其中的五只小碗组成,故名。③率物:为人表率。物,人。④豁:抛弃。⑤易:改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辄拾以啖之 辄:就

  B.每语子弟云 语:语言

  C.殷仲堪既为荆州守 为:担任

  D.尔曹其存之 存:记住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

  (3)从殷仲堪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回答
2020-02-16 07:4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凯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解释正确;

  B:他常常告诉子弟们说.语:告诉.解释不正确;

  C:解释正确;

  D:解释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士”,读书人;“焉”,怎么;“捐”,丢掉;“本”,根本.句意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登上高枝,就丢掉他的根本(本质)呢!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由此看出殷仲堪:珍爱粮食 真诚质朴 严格自律 不忘根本(答对两点即可)

  答案:

  (1)B

  (2)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登上高枝,就丢掉他的根本(本质)呢!

  (3)珍爱粮食 真诚质朴 严格自律 不忘根本(答对两点即可)

2020-02-16 07:43: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