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之怪特”的“之”的用法和意义】-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宋宗信的问题

  【“西山之怪特”的“之”的用法和意义】

  “西山之怪特”的“之”的用法和意义

1回答
2020-02-17 09: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翟庆林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出自高中课本《始得西山宴游记》.

  “之”是初高中文言最常用的虚词之一(可能还没有这个“之一”),所以这个字是很值得整理下的.

  我一直反对在知道上直接给答案的作法,不过据说晓得上知道问答案的同学末有太笨的,所以我们一起来理下“之”字的古汉语用法吧,看完下面的,估计以后再考到"之“的具体用法你都不用上知道求答案啦:)

  铛!铛!铛!”之“字的常见含义和用法来了!其实就三类用法:动词、代词、助词,后两类细心看下,用心回想下例句!

  一、作动词用

  到,往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曾经在给人家帮助耕田时,停止耕作走到田垄上.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二、作代词用,人称代词(第一或第三人称)或指示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人们都安慰他.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权衡这两种办法,宁可答应他以使秦国理亏.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知将军宽待我到这般地步啊!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珍宝全部占为已有.”之“就是代前面的珍宝.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如果你看到这里了,现在闭上眼睛120秒,回想下”之“字作动词、代词的用法和你学过的例句.嗯,有点印象了吧:)

  下面其实才是最常考的具体用法:作助词用!考单字和句式的题都常考查对”之“字助词用法的掌握,切记~~~~~

  三、助词,这个请多多留心:)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靠近连塞地区的人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译意.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宋有何罪?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何陋?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样无译意.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完整的句子是”我有了孔明,像鱼儿有了水.“注意这是一个句子,如果”之“去掉,就成语法上的病句了.”我有孔明“就成了独立的一句话.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就是补语标志,表示”之“字后面部分是补语)

  6.音节助词,用于调整音节,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

  4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重点总结下”之“用作助词的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以上!看完了的话,最好自己闭眼再在脑海中回想下”之“字的助词用法,你会记住不少的,恭喜你找到了打开”百度知道“的正确方式:)

  现在再回头来看下,”西山之怪特”的“之”的用法和意义.

  “西山之怪特”怎么翻译?——西山的奇异特别.

  你说这个”之“是哪种用法?:)

  Bingo!结构助词!相当于呵呵呵~~~~~

  看完的童鞋们莫忘点个赞啊,我要收集3200个赞召唤神龙呢!

2020-02-17 09:51: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