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范培蕾的问题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不要太详尽的,简写好了,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不要太详尽的,简写好了,

1回答
2020-02-18 20: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晨灵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而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之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为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以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其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也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于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乎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焉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者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所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盖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2020-02-18 20:30:5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