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字有什么意思请列出一些例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志军的问题

  【文言虚词之字有什么意思请列出一些例句,】

  文言虚词之字有什么意思

  请列出一些例句,

1回答
2020-02-19 00: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龄松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劝学》)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我)(《捕蛇者说》)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可译为“往”“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020-02-19 00:28:2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