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郝淑芬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操②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操②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③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④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⑤所以慷慨,夷、齐⑥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⑦,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二)

  记母教铨⑧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à)楚⑨,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朗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①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为刘备中郎将。②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汉末名士,曾向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③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禹为天子,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④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⑤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尧想把君位让给许由,许由拒绝,归隐箕山。⑥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都不肯继承君位。周灭商后,二人不食周黍,饿死在首阳山。⑦窃秦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将和自己同居的邯郸美姬献给秦王子楚,生下嬴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后,封吕不韦为相国,所以说他“窃秦”。⑧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⑨夏(jià)楚:责打。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故二千里候之(等候)B.不慕诸侯之荣(羡慕)C.不易有官之宅(轻视)D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厌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讲的愈思相同的两项是___

  A.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而旗尾略不沾涅B.此乃许、父所以慷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仅C.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皆以美于徐公D.母坐于床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②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4)结合司马徽和蒋母的教育方式,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回答
2020-02-18 20:2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智斌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解释正确;

  B:解释正确;

  C:也不愿换住达官的住宅.易:交换.解释错误;

  D:解释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而:表转折,却.意思相同;

  B:乃:就/竟然;

  C:以:拿,凭/比;

  D:于:在.意思相同.

  故选:A、D.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适知:只知道;邪径:小路.句意为: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张目:睁着眼;方:正.句意为:我张开眼看着母亲的脸,只见她正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概括即可.

  司马徽面对庞统轻视农耕、眼高手低的情况,通过名人的故事,直言斥责,以理服人;蒋母在幼子学习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以情感人.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需要有合适的方式,因人而异,但都不能纵容孩子的错误,要宽严相济.

  答案:

  (1)C.

  (2)A、D.

  (3)①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

  ②我张开眼看着母亲的脸,只见她正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

  (4)司马徽面对庞统轻视农耕、眼高手低的情况,通过名人的故事,直言斥责,以理服人;蒋母在幼子学习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以情感人.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需要有合适的方式,因人而异,但都不能纵容孩子的错误,要宽严相济.

2020-02-18 20:31:3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