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子产不毁乡校》,完成下列各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郝佳新的问题

  【阅读《子产不毁乡校》,完成下列各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

  阅读《子产不毁乡校》,完成下列各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郑人游于乡校___ ②以议执政之善否___

  ③不如小决使道___ ④不如吾闻而药之也___

  (2)下列与“然犹防川”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B.坐其中,颓然碧窈(《于园》)

  C.然往来视之(《黔之驴》) D.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人 朝 夕 退 而 游 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5)说说文中子产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回答
2020-02-18 06:4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四海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郑国人到乡校游历.游:游历;

  ②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否:恶,坏;

  ③不如开个小口导流.道:同“导”,引导;

  ④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药:以…为药.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然”一词多意及其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辨别其用法,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然:这,这样.

  A:之所以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这样.与例句相同;

  B:坐在船中,望着碧波,感觉生活惬意舒适.然:…的样子;

  C: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然:然而;

  D: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故选:A.

  (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夫”句首语气词,其后要停顿;“人”与“朝夕退而游焉”主谓关系,其间要停顿.故句子划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是;若之何:为什么.句意为:这是我的老师啊,哪能废除它呢?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得无:莫非;善:善于.句意为: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由子产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子产认为人民是老师,人民的意见是补救弊政的良药,因此,不仅不能压制,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它宣泄,子产的开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答案:

  (1)①游历;②恶,坏;③同“导”,引导;④以…为药.

  (2)A(例句和A项解释为“这,这样”;C项解释为“然而”B、D项解释为“…的样子”)

  (3)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4)①这是我的老师啊,哪能废除它呢?

  ②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5)子产认为人民是老师,人民的意见是补救弊政的良药,因此,不仅不能压制,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它宣泄,子产的开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2020-02-18 06:49:5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