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下列题。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晓艳的问题

  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下列题。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

  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下列题。

  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③.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②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逢,遇。若,顺,顺从。③休:荫庇,保佑。④休明:美善光明。⑤止:限度,极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___②虽大,轻也___③故民入川泽、山林___④卜世三十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楚 子 伐 陆 浑 之 戎 遂 至 于 雒 观 兵 于 周 疆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译文:___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文:___

  (5)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了___,就以享有天下“___”的妙论摧毁打击了楚王的嚣张气焰。

1回答
2020-02-18 07: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史乃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劳:慰劳;

  ②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虽:即使;

  ③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故:所以,因此;

  ④曾预卜周朝传国三十代.卜:占卜.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注意结合句子分析词的用法和意思.

  例句:连词,表目的,来;A.介词,用;B.动词认为;C.连词,表目的,来;D.介词,凭借.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陆浑之戎”为名词,作“伐”的宾语,其后断句;“雒”为地名,作“至”的宾语,其后断句.句子断句为: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句子翻译为: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于周王室境内.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虽:虽然;之:结构助词,的.句子翻译为: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②狱:案件;虽:即使;以:按照.句子翻译为: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后文王孙满的回答,可以看出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王孙满的观点是“在德不在鼎”.

  答案:

  (1)①慰劳②即使③所以,因此④占卜

  (2)C(2分)

  (3)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2分)

  (4)①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②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5)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意对即可)、“在德不在鼎”(2分)

2020-02-18 08:00: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