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题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楸的问题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题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微闻禽声,似哀鸣

  ②且日产蛋数枚

  ③临去,频频颔之

  ④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至之市B.何不试之以足C.是吾剑之所从坠D.故时有物外之趣(3)翻译下列句子

  ①熟视之,乃鹜也。

  ②妇不忍市之。

  ③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农妇的善良?

  (5)你从农妇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1回答
2020-02-18 14:1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管迪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句意为:隐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悲哀地鸣叫.闻:听见.

  ②句意为: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日:每天.

  ③句意为:(野鸭)临离开之时,频频点头.去:离开.

  ④句意为: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栖:停留.

  (2)本题考查学生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的时候,要熟练掌握“之”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例句:句意为:仔细看.熟:仔细.之:代词,它,指鸭子.

  A项,句意为:等到到了集市上.之,动词,到,到达.

  B项,句意为: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试呢?之:代词,鞋.

  C项,句意为: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不译.

  D项,句意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之”:结构助词“的”.

  故答案:B

  (3)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翻译的时候,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做到流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熟:仔细;乃:是.句意为:(农妇)仔细地察看它,原来是鹜.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市:卖.句意为: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

  ③句中的重点词语有:“裕”,富裕的意思;“盖”,原来是的意思;“报”,回报的意思.句意为: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富裕)了,原来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此题,可结合文中农妇的行为分析,围绕“农妇善良”的特点回答即可.从句子“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妇不忍市之”中可以看出农妇善良、有爱心、同情心或保护动物.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农妇救了一只野鸭,后来野鸭回报她.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懂得:①有付出就有回报!②人为善终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③做人善良,并要知恩图报,这样才能引起别人对你的尊重.

  答案:

  (1)(4分)①听见 ②每天 ③离开④停留

  (2).B

  (3).(6分)

  ①(农妇)仔细地察看它,原来是鹜(得分点:熟;判断句式)

  ②农妇不忍心卖了它(得分点:市;之)

  ③两年后,农妇家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得分点:裕;创;报;判断句式)

  (4)(2分)“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妇不忍市之”

  (5)(2分)有付出就有回报;善有善报;要有博爱的心去看待事物…(意思对即可)

2020-02-18 14:20:3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