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振娟的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裴頠,戎之婿也,頠诛,戎坐免官。齐王冏起义,孙秀录戎于城内,赵王伦子欲取戎为军司。博士王繇曰:“濬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宫,以戎为尚书令。既而河间王颙遣使就说成都王颖,将诛齐王冏。檄书至,冏谓戎曰:“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戎曰:“公首举义众,匡定大业,开辟以来,未始有也。然论功报尝,不及有劳,朝野失望,人怀贰志。今二王带甲百万,其锋不可当。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 此求安之计也。”冏谋臣葛旟怒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戎伪药发堕厕,得不及祸。

  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②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间乘小马,从便门而出游,见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辄避之。

  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頠,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遣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其后从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戎复诣邺,随帝还洛阳。车驾之西迁也,戎出奔于郏。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时召亲宾,欢娱永日。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蹇谔:正直耿介。蹇,通“謇”,正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

  B.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

  C.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

  D.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坐”指定罪,获罪。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牵连受罚或被诛灭的制度。

  B.“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檄书 ”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D.“从子”是亲属称谓词,原本将血缘隔得较远的子侄辈笼统地称为从子,后将亲兄弟之子(即侄子)称为从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王戎年幼聪慧,善于推理。他虽看到路边李树上结满果实,却不像其他孩童一样争着去摘取,并准确推断出李子是苦的。

  B.王戎胆量非凡,临危镇定。 年少时在宣武场观戏,笼中的猛兽怒吼吓跑了众人,只有他一人未动,神色不变;危难时亲自作战,谈笑自如,毫不畏惧。

  C.王戎浮沉宦海,为官圆滑。他身处乱世,不以名节为意,掌管人才选拔事务只是在官门中迁转而已,不选出身寒微的人,清退徒有虚名的人。

  D.王戎喜好谋利,极为吝啬。积聚财物,不计其数,常自执算筹,日夜计算,总嫌不够;他送给结婚的侄子一件单衣,婚事办完后却又要了回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此求安之计也。

  ②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

1回答
2020-02-18 06: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霍龙社

  (1)D “天子”为名词,做后句的主语,排除A、C;“义兵”为名词,做前句的宾语,排除B.句子翻译为:孙秀作乱,天子被幽禁威逼,我纠合义兵,扫除元恶,尽臣子之节,这是神人共知的.二王听信谗言,将成大难,当依赖您之忠谋,以调和争执.卿可为我筹划对策.

  (2)A 连坐,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3)C “清退徒有虚名的人”错,原文为“未尝进寒素,退虚名”,并未清退徒有虚名的人.

  (4)①就:回;故:原来的;委:交出;崇:崇尚;让:谦让.句子翻译为:(您)若以王的身份回府第,不会失去原来的爵位.交出权力,崇尚谦让,这是寻求安定的计策.

  ②归宁:回娘家;色:脸色;遽:立刻;直:钱;乃:副词,才.句子翻译为:女儿后来回娘家看望父母,王戎脸色不好看,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起来.

  答案:

  (1)D

  (2)A

  (3)C

  (4)①(您)若以王的身份回府第,不会失去原来的爵位.交出权力,崇尚谦让,这是寻求安定的计策.

  ②女儿后来回娘家看望父母,王戎脸色不好看,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起来.

  参考译文:

  王戎字浚冲,琅琊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见了他仔细审视一番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槛笼中怒吼震地,众人都奔走退避,王戎却站着不动,神色如常.魏明帝在阁上看到后,称赞王戎是奇童.王戎曾与群儿在道旁游玩,见李树上有很多果实,群儿争着去摘取,王戎却不去,有人问他为何不去,王戎说:“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取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裴頠(wěi)是王戎的女婿,裴頠被杀,王戎被牵连免官.齐王司马礒起义兵讨司马伦,孙秀将王戎囚于京城内,司马伦之子欲取出王戎作军司.博士王繇说:“浚冲谲诈多端,哪肯为少年所用?”于是不用.惠帝回宫复位,以王戎为尚书令.接着河间王司马.遣使者说服成都王司马颖,将共讨齐王司马礒.讨伐的檄文到京师,司马礒对王戎说:“孙秀作乱,天子被幽禁威逼,我纠合义兵,扫除元恶,尽臣子之节,这是神人共知的.二王听信谗言,将成大难,当依赖您之忠谋,以调和争执.卿可为我筹划对策.”王戎说:“公首倡义兵,安定晋室大业,立国以来,未有此人.然而论功行赏,漏掉有功之人,因而朝野失望,人怀异心.今二王有甲兵百万,其锋不可抵挡,您若舍弃权柄,以齐王身份回府第,可以保持原来爵禄.委权于他人,得崇让之名,这是求全身之计.”司马礒的谋臣葛韄发怒说:“自汉魏以来,王公失势回府第,有能保全妻子儿女的吗?发此议论者当斩.”于是百官震惊,王戎伪装药性发作掉进厕所,才免于遭祸.

  王戎以为晋室已乱,仰慕春秋蘧伯玉的为人,随波逐流,无刚直之节.自从掌选才任官之职,不曾擢拔出身寒微之士,退黜徒有虚名之人,只是随时势而沉浮,在官门中选官调职而已.不久拜为司徒,虽总三司之权,而委事于僚属.常私人乘小马从便门出去游玩,见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三公.他原来的属下官吏多升为大官,路上遇到他就要避开.为人好兴财利,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货物,聚钱财,不计其数,常自执算筹,昼夜计算,常嫌不足.又很吝啬,自己舍不得吃穿,天下人都说这是他的不治之症.女儿出嫁给裴危页时,向他借钱数万,很久没有归还.回娘家时王戎很不高兴,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起来.一个侄儿要结婚,王戎送给他一件单衣,结婚后又把这件单衣要回来.家里有好品种的李树,常卖李果,怕别人得到种子,卖时总在果核上钻个孔.因为这些,常被世人讥笑.

  以后跟随惠帝北伐,王师在荡陰溃败,王戎退到邺,又随惠帝回洛陽.惠帝被逼西迁长安,王戎出奔到郏.在危难中曾亲自与乱军交锋,冒白刃之险,然而谈笑自若,未尝有惧色.有时召集亲故宾友,欢娱终日.惠帝永兴二年(305)死于郏县,终年七十二岁,谥号为元.

2020-02-18 06:38:0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