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列各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毛玉良的问题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列各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句中加线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A.①齐师伐我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B.①又何间焉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C.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D.①忠之属也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下面句中加线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__

  A.①彼竭我盈,故克之②望其旗靡,故逐之B.①乃入见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①何以战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相与步于中庭(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作战前,曹刿预见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作战中,他善于捕捉战机;战胜后,他能够分析取胜原因。这些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对自身军事才能的充分自信。

  C.鲁庄公虽然暴露出了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但是他能广开言路,并且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对于战争的胜利也有一定的功劳。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1回答
2020-02-18 07:4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鲍旭东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

  A:伐:攻打/砍;

  B:间:参与/暗地里;

  C:鄙:目光短浅,意义相同;

  D:属:类/连续.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之:代词,齐军.意义及用法相同;

  B:乃:介词,于是/副词,竟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

  C:以:介词,凭借.意义及用法相同;

  D:于:介词,在.意义及用法相同.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

  A:理解和分析正确;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这里面没有对统治者的蔑视.理解和不分析正确;

  C:理解和分析正确;

  D:理解和分析正确.

  故选:B.

  答案:

  (1)C.

  (2)B.

  (3)B.

2020-02-18 07:46:0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