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魏学洢《核舟记》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②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曳屋许许声___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___
③其两膝相比者___ ④神情与苏、黄不属___
(3)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___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②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5)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乙)段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佛印的神态,突出了佛印___、___ 的特点。而(甲)段则从___、___和心理三方面描写了听众的强烈反应,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