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香远益•清 自己以为大有所益•
C、隋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D、同者予•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独•0李唐来 屠独•0后断其股
C.濯清涟独•2不妖 丁壮者引弦独•2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独•4 且独•4置土石
(3)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___.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