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一】
我的小确幸
有好长一段时间,情绪变得很低落.
会站在城市的夜晚里忘记行走,看着流动的灯火刺眼地填充整个城市,像辉煌而绚烂的童话.人造的光线总带着虚无的不真实,在这种浮华中,有一种茫然失措的迷失感.没错,就像是被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孤独又悲哀地看着繁华喧嚣的城市,疲倦匆忙的人群,像看一场无关紧要的电影,淡漠又平静.我找不到一个能讲心事、开导自己的熟人.
一直失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连着几个月,眼神空洞地对着天花板发呆.对着仓惶的夜晚,我绝望而无助,慢慢变得敏感而暴躁.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毫无幸福感地随季节老去.
前些日子,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词--“小确幸”,很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后来,百度了一下.
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并不是你穿上阿迪或者耐克所带来的小虚荣,也不是拿到冠军时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的大欢喜,小确幸就像生命里的一粒沙石,渺小而又简单实在.
豆瓣网上,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小确幸,我看着看着,心竟然一点点暖起来.
他说,小确幸是我每天起床的时候,看到妻子做好的一桌早餐安静地摆在那里的感动.
他说,小确幸是每天下晚自习回家,看见妈妈站在小区门口,朝着学校方向张望的满足.
他说,小确幸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人做了一点事之后,她幸福而满足的微笑.
他说,小确幸是自己还有机会为年老的父母洗脚的欣喜.
他们说,生活中的小确幸积攒下来,就是我们拼命找寻却总说找不到、其实就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幸福感.
真的是这样么?
我对着电脑发呆的时候,妈妈走进来说:“别老对着电脑,对眼睛不好,玩太久晚上更睡不着!”这是我的小确幸么?
我冲好调制的奶茶,在寒冷的冬夜里将它小口小口地啜饮,享受它带给我的丝滑和温暖,这是我的小确幸么?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我,很幸福.
后来,我开始留意这些被我过滤在生活之外的小确幸,才发现一个人觉得日子单调,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用心对待和找寻.
从弄堂里奔跑的时候,会有温润的风灌进衣领中,暖暖的,会让我忘掉在心底堆积了很久的阴郁;
去饭店要了一碗馄饨,老板娘端上来的时候说了一句“小心烫”,把我感动了好久:
过马路的时候,看周围没车,正要不顾对面的红灯横穿马路,一位老者拉住我说:“孩子,安全第一,不差那么一会儿的时间.”
那些日子,我的心变得平和而温暖,那些所谓的琐事,用另一种角度看,不就是最朴素的幸福么.
我们的小确幸.
就像,菜市场的黄瓜降价了:不经意间吐露出了几个好句子;好朋友认真地对你说了一句“你懂的”:久别的同学从身后跑来拍你的肩膀,兴奋地喊道“我就知道是你”…这些带给我们的充实和感动,不正是对小确幸的诠释么?
青春,就像是在张扬中肆意扬起的沙尘暴,总会有人迷失.那种要淡出这个世界的荒凉感包裹着我们,在这喧闹的城市里,我们卑微而苟且地活着.然而我们并非孑然一身,身边的小确幸其实一直簇拥着我们,我们拥有这尘世最伟大而又朴素的小确幸--这微小而又确实的幸福.
再后来,我拿了一个精致的小本,每天记录我的小确幸,生活的姿态竟然一点点充盈起来.
小确幸,这个词其实是由村上春树发明、林少华翻译的,而村上春树对于它的理解是这样的--“生活中为了发现小确幸,或多或少是需要自我约束那类玩意儿的,好比是剧烈运动后喝的冰镇透了的啤酒--‘唔,是的,就是它!’如此让一个人闭起眼睛情不自禁、自言自语的激动,不管怎样都如醍醐灌顶.没有这种‘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我以为.”
幸福感,就是由无数碎片般的小确幸拼凑起来的,若是找不到方向了,就从生活中的琐事关注起吧,好好地积攒你的小财富--属于你的小确幸.生活是一场无法抗拒的前进,与其背离,不如珍惜.
就这么简单.
无需多言.
【例文二】
打破成规,创造精彩
从古至今,规则一向都是人们所敬畏和遵守的,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不太遵守规则.他俩是“调皮鬼”,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刻板的教育方式…他们总想法子打破限制学生的各种规则.
然而,在危险降临之际,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那些怯弱的“好孩子”、“优秀生”都躲了起来,而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能挺身而出,勇敢地挡在前头,展现他们果敢的魅力.他们勇于打破成规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世事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就有可能使事情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小孩在玩耍中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哭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使劲砸去,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司马光打破了“入缸救人”这一思维定式,选择了“破缸救人”,这就是善于打破成规之举.
由上可见,打破成规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因为没有勇气就没有打破成规的行动.试想,如果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没有勇气,怎能战胜大坏蛋乔呢?如果司马光没有打破思维定式的智慧和勇气,怎能顺利地救出掉进水缸的小孩呢?因此,打破成规并不是一无所获的,有时它会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如果人人都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那世界将是一个没有科学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世界.古往今来,人类的进步就是人们打破成规的结果.
古人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由于“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的思想,因此得到当时教会的支持,在中世纪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虽然有人对“地心说”抱有怀疑,却没有人敢于探究.后来哥白尼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新的宇宙观--“日心说”.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日心说”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哥白尼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们,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创新往往要付出代价,还要有超乎寻常的勇气.是呀,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大发现?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乔布斯引领时代潮流的苹果创意?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21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同样需要这种敢于打破成规的勇气.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简便的解题方式;我们要勇于质疑,勤于探索,才会真正掌握知识;我们只有敢想、敢做、敢尝试,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精彩人生.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