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言文小故事请附上译文、重点字词解释和特殊句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一篇文言文小故事
请附上译文、重点字词解释和特殊句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一篇文言文小故事请附上译文、重点字词解释和特殊句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一篇文言文小故事
请附上译文、重点字词解释和特殊句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总要说明是什么类型的呀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译文: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一起刨地锄菜。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什么区别。华歆拿起金子看了看,又扔掉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坐着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管宁割开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重点字词解释
不异:无异,没有什么区别、差别。
捉:拾取,捡拾。
尝:曾经
废书:丢下书,抛下书。
子:第二人称代词,多用于对对方的尊称。
和特殊句型
判断句
子非吾友也!否定判断
省略句
见地有片金省略主语两人见地有片金
华捉而掷去之省略宾语华捉之而掷去之
倒装句
无
完璧归赵
司马迁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壁。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奏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范相如可使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任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帮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落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壁有瑕,清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茂倨,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令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亨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于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情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